9月18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对2012年及以后入读初中(即2015年及以后毕业)的学生参加深圳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的科目调整及实施问题提出了意见。在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下,原本定于9月24日截至公开征求意见时间延长至9月30日。昨日,受市教育局委托,市招考办和市教科院共同组织召开征求意见会,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近60多人参加了座谈。
针对“增负”质疑,市教科院院长尚强在会上回应,科目并没有增加,主要是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减轻学生的压力。会上,有家长代表建议考“5+1”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加体育,取消生物与地理、思品与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的做法。有教师代表认为,设置五科最合理;除了关注考哪些科目外,考试内容选择的题型的设置也应该重点关注。
回应“增负”质疑
考试科目其实没增加在内容和方式上减压
针对社会各界对此次中考改革的各种质疑,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尚强在座谈会上一一作出回应。尚强表示,征求意见稿从酝酿到推出用了近一年时间,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也是按照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和深圳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针对不少家长认为中考科目增加不是为学生“减负”而是“增负”。尚强表示,其实科目并没有增加,深圳之前的中考科目除了中英数外,还有科学、历史与社会。科学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在里面,历史与社会则包含了历史和思品,还有一部分(经济地理)的内容。所以此次改革,主要是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减轻学生的压力,比如把思品与历史考试(合卷)的考试形式改为开卷。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生物与地理考试放在初二年级末进行。尚强表示,学生在初一初二已经学完这两科,考试主要考基本知识点,会给出一定的范围。“制定这个方案确实也考虑到学生的负担,减负不是目的,掌握基本素质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基础才是目的。”尚强表示,征求意见稿推出后,有部分家长希望除了中英数以外的其他科目都不考,让学生真正“减负”。但目前国内高考制度很清楚,理科的学生要考文科综合,文科的学生考理科综合,如果学生在初中不学,不掌握知识点,到高中的学习就会很困难。“从操作层面说,市教育局的负担和大家是一样的,考得少我们反而负担轻,但我们不能为了怕麻烦而不做。所以目前这个征求意见稿,是我们经过各方面考虑再推出的。”
市招考办强调
征求意见稿非定稿还要进行汇总讨论
针对此次深圳中考改革,广州市教研室教研部主任胡志桥在座谈会上表示,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试科目是语、数、英、物、化、思品和体育共七个科目。其中,语、数、英这三个科目分值是150分,考试时间和形式和深圳一样;物理、化学是分科、分卷的闭卷考试,分值分别是100分;思品科目考试的选择题为闭卷,分值40分,问答题为开卷,分值60分,分值100分;体育是一个独立的考试科目,分值60分,其中40分是项目考试的成绩,包括:800米的跑步为必考,跳绳和仰卧起坐项目二选一,另外20分由学校根据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习时间综合评价给予分数,并在校内公示。
胡志桥认为,中考不仅要让学生“减负”,还要考虑到跟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标准保持一致,要考虑到文理科兼顾,考虑到初中、高中学习的衔接。“深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应以市教育局统领,将这个责任推到各区、各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比如学校写一个方案,家长写一个方案,南山、龙岗、福田等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写一个方案,所有方案总结起来成为三个方案,然后再让大家投票。这样论证起来才更科学。”广东省教研院教授姚跃勇建议。
市招考办主任熊开明强调,目前深圳的中考改革迄今为止还只是征求意见稿,并非最终定稿。从公开征求意见的总体情况来看,各界反响踊跃,家长、老师、专家都充分发表了意见,市教育局和市教科院将会对近期收到的不同意见进行仔细的汇总和讨论。
教师代表
翠园中学初中部教师代表
建议只考5科“语数外和物理化学”
“此次中考改革,说是考六科,实际是考十科,也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品、体育,表面上科目减少,其实内容是不变的,每一科都是系统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如果说承受十个科目的中考,他们哪有时间睡觉、哪有时间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要”减负“,就应该减少科目,我建议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科。”
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师代表
考试内容题型设置
也应重点关注
“我认为考试科目设置五科是比较合理的,考试我觉得闭卷比较合适,如果是开卷,组织阅卷的难度也比较大,还有一个是阅卷主观性比较大,家长和老师会担心出现不公平。
中考是初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导向。我们除了关注考什么学科、怎么考,另外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应该是确定好是学科以后,这些考试学科的考试内容的选择的题型的设置也应该重点关注,比如说英语学科,如果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初中老师在教学上就会侧重在学习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与高中教学衔接的,学生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建议在题型设置和内容选择方面也做一些研讨。”
校长声音
孙迎到(福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
改革力度越小越好
“将生物与地理放在初二考,其他地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就是用会考的方式。我个人倾向于它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的基本条件,就是会考科目必须及格,初三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如果这个科目没有及格,初三给你补考的机会,但分数不要算进中考总分当中,这样就不会增加学生太大的负担。
针对思品与历史科目,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没有实施过开卷考,更没试过还要将开卷考的分数算进中考总分里面。既然没有试过,就不要轻易试。曾经有其他省试过,历史学科用开卷方式来考,到最后还是走回了闭卷形式,因为开卷比闭卷难,考生要查一些翻书都翻不到的答案出来,如果可以翻到答案,出题者一定会受到批评。
改革需要一个漫长的论证过程,尤其这个改革还关系着孩子的未来,不要引起太大的震动,所以我建议相关部门在改革的时候,能够小动作就尽量小动作,力度越小越好。”
家长代表
严书翔(初二年级学生家长)
建议取消生物地理思品历史纳入中考
“我认为语、数、英、物理、化学是必须考的,再加上体育,就是5+1的科目,北京、上海、天津都是5+1。物理、化学两个科目我希望分开考,因为物理和化学这两个科目,在学校通常都是两个老师教,既然是独立的学科,就要独立的考试,这样老师也好教,家长也好关注学生,学生也好学。建议取消生物与地理、思品与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的做法,均只作为学习结束时的结业(毕业)考试;取消物理与化学合卷考试的做法,改为单科独立考试。”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