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
主要地形
|
高原、平原
|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
1月平均气温
|
低于零度
|
高于零度
|
年降水量
|
少,800mm以下,季节变化明显
|
多,800mm以上,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
河流流量
|
小
|
大
|
典型植被类型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注:形成北方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的影响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主要形成原因
|
农耕
制度
|
土地利用类型
|
旱地为主
|
水田为主
|
地形、气候
|
主要农作物
|
小麦、大豆等
|
水稻、油菜等
|
气候
|
作物熟制
|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一年两至三熟
|
气候
|
传统运输方式
|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马车
|
水运
|
地形、地势
|
传统民居
|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
气候
|
主要水果
|
苹果等
|
柑橘等
|
气候
|
运动项目
|
滑冰
|
游泳
|
气候
|
注: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墙体高,利于通风防潮。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一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⑦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⑨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⑩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剧种
|
梆子、秦腔——唱腔高昂
|
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
|
乐器
|
吹唢呐:抬头瞪眼,慷慨激昂
|
吹箫:低头眯眼,余音绕梁
|
园林建筑
|
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与自然交相辉映
|
小巧玲珑,与其水乡风光融为一体
|
饮食
|
面食(面粉)
|
米饭(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