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声音
只考客观题:根据中考方案,思品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家长们并不赞同:“一旦开卷考试就不可能只考察通识知识,而是开放性题目,但是这样评分的标准就很难保证。”
一位家长说道,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放性题目要求太高,所以中考考试应当采用客观题,避免主观题目。
除了取消标准分、恢复原始分外,家长们要求都采用百分制。他们认为卷面成绩150分的试卷题量增加,孩子做得太辛苦,仍是变相“加负”。
一位网友指出,现在的教育完全把孩子变成了做作业和应付考试的机器。他建议将现在的思品课程改为中国国学内容,上《弟子规》和《论语》选读等。同时,建议取消生物与地理、思品与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的做法,均只作为学习结束时的结业(毕业)考试。
焦点争议一
只考理化,文科生吃亏
声音一:建议考“5+1”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加体育,取消生物与地理、思品与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的做法。设置五科最合理;除了关注考哪些科目外,考试内容选择的题型的设置也应该重点关注。
声音二:不考历史等学科对文科见长的学生不公平。“如果只考语数英理化,是素质教育吗?从家长角度,最关心的是孩子的高考。除了语、数、英以外,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影响最大,我们是不是把思品、生物归为一类,理化、史地归为一类呢?”有家长提醒大家关注性别差异,“我记得中考考语、数、英加理化,结果我们班10个人考上中专或者高中,一个女生都没有。那样设置不利于培养个性人才,如果钱钟书考数理化考成什么样子?难道钱钟书就不是人才吗?”
市教科院院长尚强表示,如果除了语数英理化之外其他都不考,到高中选文科的学生就会非常困难,“到时候学习花的时间会更多,因为该学、该理解、该记住的没有记住。”
各市中考形式对比
1、北京、上海、天津都是5+1。
2、广州2014年的中考新方案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体育6科。
3、惠州目前中考考8科,语、数、英、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和体育都进入中考计分。
意见征集建议方案
(教育部门原方案)
中考文化课考语、数、英、理化(合卷)、思品和历史(开卷)、生物与地理(初二下学期考)
(建议方案)
中考文化课只考语、数、英、物理、化学5科。其他学科实行会考制,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建议方案)
中考文化课考语、数、英、理化(合卷)、思品和历史(闭卷)。生物与地理(合卷)在初二下学期考,以等级呈现,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