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结,纳入知识系统
小结是对本课内容的概括总结。小结可以由学生来做,也可以由教师来做,其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会的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识系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小结的时机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把握,它不一定就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有时可以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也可以在“质疑”后进行,有时一节课要进行两次或三次小结。小结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精辟讲解,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二、“自学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和探究
现如今,学生的主要弱点是过分依赖,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自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知识的尝试,有助于形成探究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所以“自学探究式”不失为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然而要做到有效的引导学生自学,是很不容易的,在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往往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上就能掌握了。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从而使自学积极性更高。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听觉是被动的分析器。一定时间内,人通过听觉记住的内容不到30%,而视觉相对于听觉来说更为主动,学生自学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速度,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题时遇到问题还可以回头再学,因此更有利于掌握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
(1)教师要对引导学生自学有足够的信心,摆脱“自学浪费时间,有的学生教都不学怎么能够自学”等误区,坚定只要引导得法每一名学生都能自学的信念。
(2)指导学生自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不能将“自学探究”搞成僵死的程序或模式,要根据传授知识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灵活选用自学方法。
(3)自学课本要有充足的时间,不能走过场,要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科学设置自学时间,每个知识点的自学时间不能低于5分钟。
(4)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自学提示和时间要求,要营造一个紧张的自学氛围,学生不抓紧时间看书就不会做题,就会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
2、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数学课本往往不象语文课本那样生动有趣,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大多只起到了一个练习册作用,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书中的练习,很少有学生认真阅读。所以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要有一个领、扶、放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领读阶段
此阶段可采用逐句领读加解释的方法串读、串讲,并概括每一段的要点,大约一周左右。此后,可以组织学生像学习语文课文一样带着一些小问题以较小的步子诵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诵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一些定义、法则等,教师往往不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而是让学生拿着笔读书并在书上画。这样,复习的时候学生知道到哪里去找知识。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中“正数与负数”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一段、一段的领读,可以让一个学生读,大家听,重要的段落教师领读,引导学生感悟每一个自然段的要义,并画出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做出小结。(2)出示自学提纲导读阶段
此阶段要首先教会学生阅读。时间大约两个月。
学生一般没有读数学书的习惯,在“读”时往往抓不住中心,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领会不深。有些学生贪多求快,走马观花,急于做练习,个别学生还偷懒不读。因此,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非常重要。要使学生学会“三读”即“粗读、细读、精读。”
“粗读”就是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不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记号标出来,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细读”就是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把课文中各个问题弄明白,难懂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多思、多想,并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弄清各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深入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评注,还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填上自己的体会。值得注意的是“三读”不是要求学生读三遍,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选择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