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谈语文的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

阅读:23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9/28 15:17:40
分享到:
语文学习有两大途径,一是显性学习,一是隐性学习。“显”与“隐”是相对的,根本的是指是否意识到在学什么。
  从文本学习来看,预读就属于隐性学习。就一篇文本,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读,读出的是否正确,究竟该朝着什么方向,唯一的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觉。这种学习是纯自我的学习,没有外来的干扰,真实自然。比如读《林黛玉进贾府》,我们会感受到黛玉的“时时在意、步步留心”、贾府雄伟豪奢、贾母的慈祥、王熙凤的张扬、宝玉的任性与自然等。而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都属于显性学习,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展开学习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从更宽广的语文学习空间和对象来看,语文的隐性学习多于显性学习。如欣赏画展,我们会注意背景与主体、画面的层次与变化、用色的轻重浓淡等;又如听音乐,我们会在意朗朗上口的歌词,会注意旋律的高低起伏,会体会出具体的情调;再如我们与人谈话,我们会捕捉他的表情和谈话要点,揣摩话语背后的真意……作为学生,不一定都在此时此刻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在进行语文学习,或者在进行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一旦因某种时机激活,我们便会将这一些学习的经验、感受、体会融入语文,通常是语文中的“说”与“写”中。记得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活动都可看作是语文的隐性学习。
  隐性学习与显性学习是可以转化的。如我们在体育节中采访运动员和教练,我们对某一社会现象脱口发表看法等,一旦成为语文教师所安排的内容,隐性的学习就成了显性的学习,前者是“人物采访”,后者是“时闻热评”。又如文本预习,若有语文教师出的思考题,或有所安排,有所指导,隐性的语文学习也就成了显性的语文学习。
  语文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既可针对于学习过程,也可针对于学习结果。
  我们所从事的学习,并非都能意识到是学语文,或与语文有关。语文的隐性的学习拓展的是我们语文的知识面和能力施展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要允许学生作许许多多的隐性学习,如游戏、上网、看电影,又如旅行、参加社区活动,还如看各类文化书籍等。这一些都属于语文隐性学习。我们若把这些语文隐性学习变化为语文显性学习,学生们的生活会受到限制与干扰,会丧失热情与乐趣。实际上,只要学生是生活的热心人,只要学生是学习的细心者,这些语文隐性学习总有些时候会对语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隐性学习是语文的一块宝地,不仅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促进作用,还会对学生一生中的其他素养产生作用。
  语文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可组成学生的语文学习系统。就当前来说,基本的情况是,显性学习时多,隐性学习时少,这与如今高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学习时间有关。通常的语文学习流程是,先通过课堂上的语文显性学习(从中获得语文隐性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到生活和阅读中去进行隐性语文学习。
  语文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些调整与改变,但不要过多地限制与干扰,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规律。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