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苏秦一心只读圣贤书

阅读:19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9/28 15:04:47
分享到:
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谋略家,他早年读了不少书,自认为很有本事,便向各国君主推介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屡屡碰壁。失意潦倒的苏秦回家后,亲人都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十分冷淡。苏秦发誓从此要发奋苦读,充实自己。他孜孜不倦,日夜钻研,每到深夜疲乏欲睡时,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让剧烈的疼痛驱走睡意,振作精神。后来,他终于学有所成,得到六国君主重用,担任六国宰相!汉朝时的孙敬,为了驱走深夜困意,在房梁上拴了一根绳,将自己的头发缚于绳上,只要一打瞌睡,低头时绳索紧拽头发,痛意袭来,困意即消。此二人的事迹便是历史上的苦读代表,“头悬梁,锥刺骨”。不仅古代文人苦学的事例多,近现代也不胜枚举。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的书斋有一条字幅:“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这两句话真实地道出了先生勤奋治学、刻苦读书的状况。夏季酷暑难耐,蚊虫滋生,为了集中精力,避免蚊虫叮咬,专心读书,他把两脚伸进桌下一个大空口坛子里,留下了“空坛驱蚊法”的苦读美谈。
  经典作品《金粉世家》与《啼笑因缘》的作者张恨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早在17岁时他便已熟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几百种古代经典作品和大量唐宋诗词,张恨水勤奋苦读也有妙法,与蔡元培先生异曲同工,即“水桶驱蚊法”。夏夜读书时,他把自己的双腿伸进桌底下盛满清水的大木桶里以避免蚊虫叮咬。
  著名将领冯玉祥出身于一个行伍之家,为了挣到每月三两三钱的饷银,他十二岁就扛枪当兵。兵营操练集训紧张异常,但冯玉祥不顾疲劳,抓紧空余时间自学。为了在夜间读书不影响他人睡觉,他找来一只大木箱,上面开个口,把油灯放在其中,读书时把头伸进木箱就灯读,一读就是几个小时,脸熏黑了,眼睛也熬红了,却毫不在意。
  中国经济学家王亚南,曾留学日本、德国,历任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他自小便胸有大志,酷爱读书。就读中学时,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个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书到深夜,疲劳困乏时上床去休息片刻,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便会一下子惊醒过来,随即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文海拾珠]
  汉朝匡衡,因家贫无钱买灯油,便在自家墙壁上凿一小洞,借邻居家的灯光夜读,称之为“借光”。
  晋代车胤,夏日捉几十只萤火虫,缝于薄纱布中,借萤火夜读,孜孜不倦,称之为“囊萤”。
  晋朝孙康,冬夜常不畏严寒,蹲在雪地中,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光专心读书,称之为“映雪”。
  汉代朱买臣,靠卖柴维持生计,常常一面背着柴火,一面读书,称之为“负薪”。
  [智慧思索]
  成语“韦编三绝”也是源于春秋时一位圣人苦读经书的典故,你知道此人是谁吗?讲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喻义吧。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