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课中“折腾”现象之剖析

阅读:53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9 13:50:41
分享到: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诗意语文”“大语文”“生活语文”“人文语文”等等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是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仍在“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中难以自拔。表面上在轰轰烈烈地高扬《语文课程标准》大旗,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重理性分析,轻形象感知;重书本知识,轻生活体验;重一元认知,轻多元感悟等等乱“折腾”的“非语文”现象却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原本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被折腾得死气沉沉;原本鲜活可爱,极富灵性的学生被教得了无生气。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师生才华的场所,去其浮华,回归简约,是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
简约是一种聚焦,简约是一种选择,简约是一种整合,简约是一种容量。“请你走开,不要遮住我的阳光。”(狄欧根尼)语文也自有语文的阳光,我们要拨开遮住语文阳光的乌云,让师生得以享受语文阳光的温暖。
“折腾”现象之一:教学方法繁复、冗杂
对目前的语文教学,常常有这样的印象,公开课一定是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着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轰轰烈烈的教学方法,往往为追求课堂的“完美”,把该读的该写的都放在课后,绞尽脑汁地加入一些热热闹闹的花样。充斥语文课堂的,支离着语言文字美感的的啰嗦讲解,大量的、重复的、没有实效的训练,让学生疲于应付而兴趣索然。于是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想借助别的力量来恢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音乐、美术、电视电影、互联网大量涌入课堂,真正的语文淡化了,泛化了,边缘化了,语言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也就“退居二线”了。上述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挤掉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及探讨课文内容的兴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耗时费力,事倍功半,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指导思想。
要克服教学方法繁复、冗杂的弊病,教师在备课中就需优化教学目标,不能囫囵吞枣,敷衍了事。教师要通晓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年级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知识点的分布,真正做到“心中有标,标中有本,本中有点”,让每堂课的教学都置于目标教学中。一位老师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紧扣文本,抓住文章末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然后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两个个方面品味文章。第一方面:作家最怀念故都的是什么?第二方面:作家以怎么样的心情来欣赏的?这节课没有游离与文本之外阅读赏析,也没有横生枝蔓的拓展探究,而是采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有思路,循路识斯真。”只有沿着作家的或文章自身的构思路径,才能挖掘到文章的真谛。
“折腾”现象之二: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能有效地把声音、图像和动画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但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必然削弱语言文字的张力,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都是一种损害甚至是扼杀。
如今,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呈弱化之势。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一些老师迷信多媒体手段,把精力都集中到资料收集、处理和课件展示上,忽略了对文本的钻研和知识的内化,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品味、思考,这样折腾的结果,自然就谈不上教学实效。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像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触目皆是,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牵强附会的使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破坏了语言构建的意境,冲淡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的教师把教学过程程式化,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这种“课件式”教学实质是教师在完成课件的程序,而不是关注“生本”的发展,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话”的宗旨,既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又何谈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说过:“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折腾”现象之三:教学目的功利化
北大钱理群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现在给北大的大一学生上课。他们都是高中里的尖子。你跟他们谈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他们谈得头头是道。但是缺乏悟性、灵气,这就麻烦了。我觉得这跟中学语文教学有关,是被那些僵死的、公式化的、概念化的语文教学给扼杀的结果。”语文,本该是让心灵和意志得到最自由舒展的学科,是一个人性和个性张扬的学科,可是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异化。表现在急功近利,过于强调理性知识的灌输,甚至有人提出“要像教数学一样教语文”;偏重显性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忽视了学生身心体验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想象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从而教师教得枯燥乏味,学生学得麻木无趣。学生很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很难提升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导致一些学生审美态度情绪化、审美感受迟钝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等不良倾向,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005年,新课程改革之初,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陆志平同志在一次培训会上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这样一种现象:走进语文课堂,竟然全是做题;整所学校,竟然听不到读书的声音。语文教学理科化,这本就是不伦不类的设想,但是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惟紧跟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将原本生动活泼、天地广阔、充满创新的语文教学公式化、标准化、模式化。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忽略了语文的本质——诗意的文字、流畅的表达、高雅的情趣、深邃的思想。
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如果以这样的思考来观照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做的似乎还远远不够。
“折腾”现象之四:探究性学习的浮躁与泛化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教师应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乐学、善学”。从本质上来说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和提高,诵读、品味、涵咏等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任何教学方式的使用也都要有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当前语文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出现了泛化的趋势,有人为地拔高探究性学习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的现象。例如:好多语文教师在还没有深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时却在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中出现“言必称探究,行也必探究”教学行为。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也曾就这一问题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能什么都让学生去研究,因为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在学习期间,这是重要的途径。”
要防范“探究性学习泛化”,就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加强积累、强化阅读、明确实施探究条件和原则,学会探究的方法,精心安排组织与指导等综合策略。规范而灵活的组织形式、科学而开放的过程指导,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探究性学习泛化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探究性学习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道上前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让他们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完成文本知识的迁移,完成语感的培养,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课堂容量适中,教学手段、方法简洁新颖,教学活动精炼有效,教学语言言简意赅。所谓“教得轻松,学得容易”,就是指经过教师的简单一“点”,学生就得要领,就出新知,就能解决心中的疑惑,使难点疑点变为亮点。“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汪潮《语文教学专论》)本色语文,因简约而美丽,因充满厚度的不简单而魅力无穷。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