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教材改革关键是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12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9/6 16:05:09
分享到:
作者:王垚烽
  开学了,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其中,引发热议的是删掉了鲁迅的《风筝》。对此,专家称,鲁迅文章过于深刻,不适合初中生阅读。(详见昨日《河南商报》A12版)
  这些年,每当有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发生课文变动,无论是鲁迅文章的减少或被撤,还是金庸小说的入选,都会引发热议。也许,从专业的教学角度看,课文的取舍与微调背后隐含着某种教学理念的变更,但显然并不像有些人宣扬的那样影响深远。就以人教版的这套语文教材来说,恕我眼拙,还真看不出蒲松龄的《山市》换成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贾平凹的《风雨》取代梁衡的《夏感》有多大的影响。不就是一两篇文章吗,有那么多微言大义?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对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取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一个未被言及的原因是,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往往就是他们阅读的全部。正是因为阅读的量少、面窄,才使读什么显得很重要,是鲁迅还是金庸,甚至选《阿Q正传》还是选《药》,都可能影响甚至框定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范畴。
  问题是,如此之少的阅读量—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即便中国人读的每本书都是经典名著,亦难以建构宽阔的视野、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怀,而这,或许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事情。
  阅读量少的关键不在于外部环境是否适宜读书,而在于我们是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正所谓“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少网上“摘”一棵菜,多读一页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年下来也不至于只读4.3本。这也能解释为何相同的教育背景、同样的语文课本,多少年后,人与人之间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当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这其中,教育工作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相比课文的遴选、中心思想的提炼,窃以为,提高阅读率、培育阅读习惯无疑是更重要更紧迫的教学任务。知识面广了,读的书多了,语文课本怎么变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来源:河南商报)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