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苏格拉底问题
“美德可教吗”?这是一个千古难题,也同样是我思想品德课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的“教”与“养”是一对矛盾,却也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只有道德教育与自我养成相结合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今天,对我们来说“道德是否可教”的答案似乎已不言而喻,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家对这一话题一直议论不绝,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他们的研究探讨促进着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道德教学的认识。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美诺篇》里,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
美诺:请你告诉我,苏格拉底,美德能教吗?或者说,美德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吗?或者说,美德既不是通过教诲也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是一种天性或别的什么东西?
苏格拉底:好吧,美诺。古时候,贴撒利人的财富和马术在希腊人中享有盛名。而现在看来,他们好像也是哲学家,尤其拉利萨人更是如此,你们的朋友阿里斯提波就是从那里来的。这要归功于高尔吉亚。他去了那个城邦,用他的智慧抓住了阿留亚戴人中佼佼者的心,你们崇拜的阿里斯提波就是其中之一,更不必提其他杰出的贴撒利人了。更重要的是,他使你们养成了提问和回答的习惯,你们可以回答有可能向你们提出的问题,也会带着自信和适度的尊严向那些知道答案的人提问,正好像高尔吉亚本人曾邀请全希腊的任何人向他提各种问题,而他在回答时从来没有失败过。但是在雅典,我亲爱的美诺,情况正好相反。这里发生了饥荒,指挥都从我们国家跑到你们那里去了。不管怎么说,如果你向我们的人提问,我们一定会发笑,并且对你说,你一定认为只有我是幸运的,知道美德是否能教或如何获取美德。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能教,也不知到美德本身是什么。
我的情况就是这样。在这个方面,我和我的同胞们一样贫困。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根本没有关于美德的知识。如果连什么是美德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知道它的性质呢?好比说我对美诺一无所知,我能说出他长的是否英俊,是否富裕,他的出身是否高贵吗?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1
在这篇对话中提出的著名的“苏格拉底问题”,即“美德可教吗?”
思想品德课的探索
当代德育的困境也许就在于我们简单地接受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念,以为美德可以作为知识来传授,但忽视的美德的社会生成性;有的人认识到了美德的实践生成性,还满足于在课堂上还原生活场景,诸如柯尔柏格的道德悖论,还如课堂上辩论赛,使美德教育变成了一种论辩的技巧,重而又回到了智者派那种靠巧舌如簧而争得一时之快,而其价值观、道德观并没有真正固化,还会跟着感觉走,还会随波逐流,使德性失去生存的根基。更没有找到这种美德付诸实践的有效途径。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有些是假设,有些则将情境设置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那些假设的两难故事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我们常常将他们称为“经典的假设性道德两难故事”。在这一系列的经典假设性道德两难故事中,引起了人们最广泛讨论的是“海因兹偷药”两难问题。案例: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一种罕见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药剂师索价4000美元,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手段,但他一共才借到20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于是,海因兹铤而走险,他撬开药店的门,为她妻子偷来了药。
叙述故事过后,科尔伯格会与他的被试一同探讨,在上述情况下,海因兹偷药──尽管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在道德上是否应该?如果这种情况下的偷盗行为是被允许的,那么,海因兹是否有必须偷药的责任或义务?如果这个生命垂危的病妇不是他的妻子,海因兹是否还有偷药的责任?更进一步,将此类问题抽象化,挽救别人的生命是否是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否应该尽力做遵守法律的事情?等等。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的实施,首先就将教师置于了对学生一无所知的境地。不对学生做任何预设和感情判断,只是通过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回答来了解他道德水平的发展状况。这样得出的结论显然更加客观。另外,科尔伯格通过向学生揭示道德冲突,从而引发学生道德判断力发展的方法也颇有“接生术”的味道。这种被科尔伯格本人概括为“新苏格拉底法”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只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更是一种吸收了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精神实质──诱发认知冲突和积极思维,并在科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精神或指导思想;促进学生通过其与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活动与道德实践。2这种精神使得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颇具苏格拉底味道。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所秉持的道德观,就是认为品德的好与坏是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教育者通过灌输、传授等各种方法让孩子们懂得,诸如诚实是好的品德,而偷窃就是恶的行为;服从是值得称道的,而叛逆就是不对的等等道德的硬性规定。学生得到的也只能是对“道德”进行简单二分的“美德袋”。柯尔伯格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发现了道德二元对立的虚妄,认识到道德只有在具体生活中才可以进行区分。而德育并非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套是非标准,而是应该在道德悖论中仿真生活,使学生在道德悖论中学会区分事物的善与恶。应该说柯尔伯格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但是柯尔伯格的道德悖论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如果教师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道德两难在生活中的失真。也就是说,道德两难问题难以模拟生活中真正遇到的问题,所以,被试者会逐渐将道德两难问题视为单纯的游戏。虽然,道德个体在作测试的时候会给出自己所认为的理想答案,但当生活中真正遭遇两难问题时,道德个体的行动却和自己的回答不一致。这样一来,道德两难问题便失去了其测试道德个体的道德水平的真实性。
另外,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实验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道德教育的情感性。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实验意义上对道德个体道德水平的促进,同时,它更应是对学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单纯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的实施较之一般的教育方法难度更大。因为他对于教育者的素质、教育方法等方面要求很高,过程也是严谨和繁复的。所以,在我国完全运用道德两难法进行道德教育也是不现实的。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注意从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单纯从知识的逻辑来进行道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中,我们立足于美德可教的基本认识,但又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即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是一个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初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身心迅速发展,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逐渐扩大,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思想品德》课程必须对青少年的特殊需要给予指导。在课程设计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进一步确立思想品德培养的核心地位。课程必须面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获得基本品德上的发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负责任的公民。为此,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一个实践中的历史生成过程。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教材必须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情境的设计和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在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突出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尽量通过主题形式去建构、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淡化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建立四个维度的内容逻辑结构。在课程的内容结构上,通过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线索,综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方面的学习要求,结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以构成思想品德形成的认知平台。在教材各部分,尽量融合各学科的学习技能,以培养综合能力。逐步培养能够运用综合性的知识、能力和眼光去解决自己思想和社会问题的综合素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本书第八章展开论述。
生活即学习。生活空间的展开,也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的纵深感和相应的社会视野,要能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了解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在课程的整体框架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轴,以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方面为横坐标展开论述。在教学中,倡导从一个生活场景导入,通过学生的思考来引入所学的内容。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性,确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尽量摆脱过分注重知识结论的僵硬式灌输、忽视探究式学习过程的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情境和他们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就是注意道德的实践生成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提出要注意优化教学内容,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要准确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确立正确的德育目标,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要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课堂思想教育的质量。同时,还要使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素质教育所应具有的创新性特征,进行创新性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用新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突现出来。
要准确把握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德育的基础,但德育却不能等同于智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知识教学,最终是为了思想教育服务,目的是为了育人。过去那种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教学,是学科本位的表现。教学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只有把课堂教学变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要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合理地重组增删教材,在一点在思想品德课中表现尤为突出。与时俱进,不断变革是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也是其优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合理地组织材料,优化教材的内容设计,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一字不易地教学。在教材实施中,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只有建立起“平等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不断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的调动,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充分展现。同时,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发展和完善个性,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和认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给长期习惯于传统意识的人们带来的冲击。社会热点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既是社会重点,也是社会敏感点。对社会热点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释透彻,分情清楚,使学生信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反之则会产生逆反心理,起到了负效应。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理性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我们说贴近学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并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注释:
1.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第491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魏贤超,《科尔伯格的生平、论著和思想历程》,出自《道德教育的哲学》一书,科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附录一。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