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法鲜有人提及,大家避之不及,唯恐被套上观念陈旧的帽子,但我个人认为“讲”始终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如果课堂缺乏教师精彩的讲评和点拨,课堂必定是单薄的。本文结合苏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尊重隐私保守秘密》和八年级第五课第二框《克服逆反心理》就课改深化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师该如何“讲”进行了思考。
一、从“讲”的时机看
(一)在导入时“讲”
新课改开展以来课堂导入的形式日益丰富,有视频、小品、课堂小调查等。其实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有些章节通过教师的“讲”导入能达到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效果。
【案例】九年级五(三)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做诚实的人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说老实话,可是说老实话在生活中大有讲究,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了叫人笑,一句话说了叫人跳。”老师在生活中一直纠结两个问题,不知同学们能否帮我解决?
生:是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师:第一,做诚实的人说老实话是不是知道什么就要说什么?不说就是不讲诚信?第二,做诚实的人说老实话是不是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要说真话?坚决不能撒谎?
生:不是。
师:那么哪些事不能说?哪些场合不宜说真话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这两个话题。
(二)在学生回答或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讲”
对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合作的表现教师一定要认真点评,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最关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评对学生回答的合理处、不足处给予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习惯。
【案例】八年级第五课(二)克服逆反心理
情境:学生小张因与家长怄气,从家里偷了200元钱,四天之后身无分文的他昏倒在公园门口,民警发现后立即联系了小张的父母。
师:请同学们根据小张的叛逆经历以小组讨论方式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
组1代表:荒废自己学习,危害家庭和睦、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组2代表:使自己视野狭隘。
组3代表:影响两代人的沟通和交往。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想法很多。(然后显示ppt上预设好的参考答案)。
其实,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观点比较多,但比较乱,没有进行归类,在这里教师最好还是把学生的答案罗列在黑板上,再启发学生分类整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答题的条理性,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的生成资源。
(三)在每个板块的总结与拓展处“讲”
在课堂总结时我们的做法往往是重复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或是把课本的观点再读一遍,其实课堂的阶段小结不能是简单反复,需要增强认识。
【案例】八年级第五课(二)克服逆反心理
对如何全面认识逆反心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逆反有利也有弊,而且要防止走向偏执与极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如果父母的意见和想法是对的,那么逆反心理只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有很多的危害;如果父母的想法是落后的或者是狭隘的,那么就需要我们敢于打破传统,敢于坚持积极的想法与之沟通,但要注意沟通的艺术,爱父母,用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平等地沟通,做到有话好好说。
(四)在上下环节的过渡处“讲”
目前大部分学校提倡老师教学时运用媒体技术,但在媒体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又出现了以下情况:整个课堂变成了课件展示课,省略了过渡,或者过渡性的语言也打在了PPT上,教学缺少了课堂随机生成的智慧与激情,使原本应该是跌宕起伏的课堂因缺乏教师富于智慧与激情的过渡而变成索然无味的流水作业。
二、从“讲”的内容上看
(一)在教学重、难处“讲”
一般而言,重点、难点的确定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度确定的,如果教师在重点难点处不能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行讲解,学生将永远迈不过这个坎。
【案例】九年级第五课(三)尊重隐私保守秘密——QQ风波
QQ情境:最近荣荣的朋友萍萍把QQ聊天中得知荣荣得过肝炎的病史告诉了同学,不少同学开始疏远她,给荣荣带来了心理伤害。当得知自己的隐私被萍萍散布后,荣荣想通过去法院诉讼的方式维权。
(1)请对荣荣的行为发表你的看法?这对我们保护隐私有何启示?
(2)请对苹果的行为发表你的看法?这对我们保护隐私又有何启示?
(3)保护个人隐私,其中的“个人”指谁?体现了法律中的哪些道理?
(4)请你评价一下荣荣的想法?
(5)从那以后,荣荣决定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那样自己的隐私就永远不会被人侵犯了。你同意该观点吗?
这个背景也许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都用过,其中第(4)问学生往往会犯片面性的错误,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保护个人的隐私这个问题讲得不全面与不透彻,这里的个人其实既包括自己又包括他人。(1)(2)(3)问在巧妙挖掘了材料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保护隐私既是个人的权利又是对他人的义务的道理。同时通过第(5)问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保护隐私和与人沟通的辩证关系。
(二)在学生学习疑点处“讲”
【案例】九年级第五课(三)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教师在本框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学生易混淆的问题:
1.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2.逆反心理只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
3.逆反心理的产生都是孩子的错。
4.叛逆一定都不好吗?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能很好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三)在学法指导上“讲”
思品课上的一些典型的题型,如评析题、表格题等要加以规范,包括如何阅读材料、如何审题画关键字词也应通过平时的讲评多加规范与引导。
三、从“讲”的方式上看
教师的“讲”要与精心设问相结合,重在引导与点拨,不要灌输,尽量通过创设新颖或富于趣味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有的时候我们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设问的方法,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八年级第五课(二)克服逆反心理
对如何克服逆反心理这一问题,有位老师处理得很有新意,在播放完《家有儿女》刘星听完他爸爸说他妈妈打他之后有多后悔的片段后,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真能“穿越”的话,你猜刘星会怎样与他妈妈相处?这样的设问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在“讲”的量上看
要控制讲的时间量和话语量,讲评要做到少而精,要有针对性,不要滥,尽量把舞台还给学生,如果讲评占用过多的时间,则挤占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学生慢慢就会丧失思考能力。一个原则,学生能自己看的不讲,学生能独立思考的不代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牢固树立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引领者、观察者的课程理念,本着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原则,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思想,那么必能“讲”出高效、“讲”出趣味、“讲”出智慧、“讲”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