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一起建构和谐、真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那么这些“节外生枝”也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鲜活的教学资源,同时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促成学生的有效生成,变“节外生枝”为“节外生姿”,化腐朽为神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师生平等对话,创造和谐课堂
一节“节外生枝”的课,可能原先的教学过程会被打乱,预设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完成。可是在课堂上我们会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次次思想火花的擦亮。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人教版)时,一切都按照原先的预设顺利进行,可就在讲到德国闪击波兰后发动西线攻势进攻西欧各国时,有一个男生就在下面小声的嘀咕:“德国人真傻,为什么不先去进攻苏联呢?!”说实话当时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很想把他的话跳过去,但他的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已经引起了班里大部分同学的注意,我只好停下来:“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新意,能具体的说说你的看法吗?”本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信口一说。没想到他真的站起来慷慨陈词:“我认为德国先去进攻西欧是以个错误的战略,他们应该在占领波兰后以波兰为据点进攻苏联,第一,苏联当时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进攻苏联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支援苏联的。第二,占领苏联可以为吞并西欧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占领整个西欧后可以迫使美国走向谈判之路。”他的观点让我有很惊叹同时也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经验告诉我可以先把问题抛给学生。于是我问道:“对于他的看法,你们有没有想说的?”没想到一下子所有学生都兴奋开来,你一言我一语争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全班俨然分成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先进攻西欧,另一方主张先拿下苏联。双方自觉的展开激烈的辩论。甚至还有同学在辩论中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德国为什么不先完全征服英法后再去打苏联,而是打英国打到一半突然发动苏德战争。最后在学生们充分讨论后我进行总结:“刚才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让老师很惊叹,也让老师看到我们班有很多未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不过你们应该知道历史是不存在假设的。德国当时也不乏智囊,所以德国之所以会作出历史中的那些决策是有其政治军事原因的,但在二战中的也确犯了很多的错误,正是如此,法西斯的失败是必然。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德国是如何让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就响了。可学生们却一脸意犹未尽,坐在门口的学生把教室门一关,说:“老师,你继续。”
二、历史课堂要敢于追求真实
记得一次上八年级下册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关于文革的物件或者采访身边的经历过文革的老人等。那是节组内活动课,结果上课后才发现没有几个人去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这让我很尴尬。学生们也各个低头不语,似乎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我深吸以口气,微笑着说:“本来是想让你们当一回男猪脚和女猪脚,结果你们非要让我这个老猪脚唱独角戏”。学生们被我的话一下子逗乐了,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我原想既然学生没有准备,那我就补充一些材料。可就在这时,班长举手站起来说:“老师,为了弥补我们的错误我有个提议,我们能不能现场采访一下听课的老教师们?”他的话无疑向课堂扔进了炸弹,教室里一下子沸腾开来。学生们一个个眼神里满是兴奋,后面听课的教师也在小声议论。我也被他的提议所震撼,在我所教和所听的课中,还没有哪堂课让听课教师也参与教学活动的。可是看到学生渴望的眼睛,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征求了听课教师的意见后,现场记者采访就拉开了序幕。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提问,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整理。学生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虽然有一些问题提的没有边际,但大部分问题很明确具体,而且也很有针对性,紧紧围绕着文革时期动乱的表现以及危害进行。听课的老教师们也都很配合学生,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个个发人深思的真实故事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文革对中国的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破坏。我相信这些结论比从我的嘴里说出来更加生动和深刻。课后听课教师们在评课时都说这节课虽然不是最完美的课,却是一节最真实的动态生成课,是一节“节外生姿”的历史课。
这节课让我更加明白:每一节课都像是一列行进的火车,这列火车在教师的操纵之下会有方向的,按照既定路线行进,但是也会因为所载的旅客不同,每一次行驶的目的不同,沿途看到的风景不同,一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鲜事件。每一节课无论内容如何相似,也觉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也正因为这样,课堂的鲜活,课堂的生动才愈加吸引着我们教师去感受、去思考,不厌倦,时常充满着兴味儿。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我们的历史课堂才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我们才会把那些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转化 为“节外生姿”,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并在创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