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青岛中职教育:好就业遭遇招生难

阅读:5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8/2 16:29:51
分享到:
职校招生咨询摊位前门庭冷落
  “中职类招生计划13668人,录取4083人;技校招生计划6755人,录取973人。”近日,市招考办公布了中职招生第一阶段的招生录取情况。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中职录取人数目前尚不足计划招生数的1/3,各类技校在一招中录取情况更是差强人意。一方面是职业学校招生难,而另一方面又有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连续两年高于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尽管当前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形势普遍都还比较好,但招生录取的情况却始终不太理想。好就业却招生难,是目前职业教育亟待突破的难题。不断改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现象应对“招生难”学生老师齐上阵
  “三二连读二招差不多能录满,中职还差不少。”青岛经济职业学校一名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阶段的录取已经结束,但具体录取情况却不愿透露。记者从学校的网站上看到,该职业学校今年中职5个专业计划招生480人,但一招只招收了不到100人。而另外一所技工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的数控、车工等专业一共才有七八个学生报名,甚至有很多专业没人报。如果今年招不起来,就把原定的两个班合成一个。
  记者采访了多所职业学校了解到,对于知名度较高的中职学校,生源不愁,甚至还有挑生源的空间。但一些知名度较低的职业学校,不仅“来者不拒”,更多时候还要想方设法招揽生源,即便这样也很难完成招生计划。为了能完成招生计划,也为了让学校生存下来,不少学校把招生任务分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头上。“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专门组成招生团队,每年5月份就到外地招生,不用上课还能拿到提成。”一所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透露,老师的招生任务完不成就会扣发工资,而学生为学校招收一个人就给一定的提成。为了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很多职校不得不开始使用这种“特殊手段”的招生策略。
  事实“好就业”“招生难”与 并存
  “我们和很多企业都有合作,学生毕业可以直接过去工作,甚至有的提前一年就过来定人。”一家职业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合作的企业都是定点单位,月薪刚毕业也在三千元以上,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学校每年都会遭遇“招生难”的困惑。
  随后,记者从一家餐饮公司的招聘人员那里找到了答案。“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餐厅中层的管理人员,他们既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名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本科生都不愿意从事服务工作,但从外地招来的服务员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而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却正是这些企业正要寻找的人。另外,再加上市场对职校生供不应求,才使得中职学校的就业率连年来被频频抬高。“只要成绩稍好一些,谁都不愿意填报职业学校。”毕业于42中的小李告诉记者,由于职业学校提升空间小,不能升大学,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普通高中。但他并没有参加今年的中考,而是直接被青岛的一所职业学校录取。但另一方面,小李认为职业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找工作不用愁,“我觉得上大学也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但上职校工作会更好找。”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