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阅读:131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19 13:33:29
分享到:

    (四)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实行家校合力 
    邀请家长到校与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双方交流信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实际操作时,有必要在家长参与评价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家长了解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熟悉评价的过程和程序,以及如何使用评价工具及技巧等。比如,教师可建议家长对学生在家做英语作业、朗读或背诵英语、听英语磁带花多少时间,学习英语态度如何等进行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知学、好学和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的积极的情感(动机、自尊、自信、愉快或喜悦等)可以决定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又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如果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反之则会使学生觉得紧张,甚至产生焦虑情绪,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际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的教学情景。 
    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提高主体参与性。教师可以: 
    l.通过实物、多媒体课件、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2.运用语言描绘情景,运用动作演示情景 
    现在大家都认同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教师的一切努力,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贯彻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个性,使知识、能力、个性和目标统一起来,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12
     来源:网络  编辑:ruyiw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