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思考

阅读:56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7/24 17:48:45
分享到:
例如在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前,教师可用图1电路作演示,图中E1为新电池,E2为用久了的旧电池,L为2.5V的小电珠,先将开关S合到1,灯L很亮,然后将开关合到2,由于思维定势,此时许多学生根据初中知识都以为L将被烧掉,但结果是小电珠非但没有烧掉,其亮度反而比接1时还要暗.大家都发出了“咦”的惊奇声,提出了“为什么电压高了,灯反而变暗呢?”等问题,最后经讨论、分析,总结出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看待事物,去寻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产生合理、新颖、独特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动量、动量定理”教学时,可先讲述1924年法国一次汽车竞赛时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当时沿途农民看到汽车从身旁飞驰而过非常激动,纷纷加油喝彩,有的还向汽车轻轻投去了西瓜、苹果.可结果是西瓜像一颗颗炮弹竟把坚硬的车身砸凹、砸坏;苹果落到乘客和驾驶员身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样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完全不同,于是许多学生提出“西瓜、苹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这种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吗?”大家急于想找到产生这种力的原因和规律,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和求知欲望.
  
  2.3能诱导学生产生联想的问题情景
  
  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如学习“万有引力”时,先挂出两幅漫画,一幅画为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情景;另一幅画为一颗苹果树,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让学生根据漫画情景展开联想,提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后会提出“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而不往天上飞”,“若苹果树长得与月亮一样高,苹果还会落地吗?月亮不就是一个巨大的苹果吗?月亮为什么不会落下来?”等等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新规律.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有自觉主动参与的欲望,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真正体验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是教师要热爱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许多教师眼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却可以看到“一半是满的”.正是后一种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一个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其次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尽力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带几分幼稚,他们的猜想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且缺少逻辑性,对此教师不能轻视、不能嘲笑、不应该求全责备.而是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想尽办法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只有一点点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思索、提问的乐趣,从而从爱问、好问发展到乐问.第三是学生之间要形成友好、互助和竞争的关系.教师要努力营造和维持一种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从而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12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