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直流电路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常常是不能看出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和想象能力呢?借助于计算机动画,使电路图从难以辨别的方式渐变到容易识别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将这种方法掌握熟练了,它将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够把很多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目标。
又如楞次定律,一向是教学中的难点。磁通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想象磁通量增加、减少以及感应电流的磁场反抗这种变化比较困难,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实验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教学生学知识,又能培养其思维能力。例如:在《照相机》一节的教学中,利用照相机照相时,由于在照相机胶片上所成像的大小是随被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像的这种变化是学生在外部不易观察的。这时,将其做成动画,像的这种变化就显而易见了。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进行知识提炼,加大课堂密度,增大课容量。
这里所说的知识提炼是以计算机特有的方式进行的知识的复习、巩固、小结,它能够把物理规律集中表现出来。例如:透镜成像是几何光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透镜成像的虚实、正倒、大小及物体移动时像的变化和移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法、作图法、公式法学习这部分知识。作为这一单元的小结,计算机演示物体沿主轴由远及近向透镜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变化和运动,在学生有了实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之后,给他们一个形象的、连续的、鲜明的知识提炼,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每一个实验都是经物理学家的许多次实验后才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有益处的,而课堂的时间短,如果真的用实验一个一个地去完成确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人走过的路(即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等)用微机给出,让学生沿着前人走过的正确道路去做。这样既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又不至于使学生走向弯路,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
四、因材施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产生一种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不易实现老师、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易主动发挥。但利用计算机制作的习题课件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相结合的课堂结构模式,不但界面友好,而且信息反馈及时,通过人机对话,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力地促进智力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学习进度,还可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班中,老师只能面对大多数学生讲课,“因材施教”仅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有了合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因材施教”便可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事实。我们用教学软件进行“振动和波”的复习,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J情况选择复习内容和练习题,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指导,达到了较好效果。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应用,既方便了教学,也向学生展示了一种科技的发展情况,无形中在号召学生应努力学习,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足够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才能去使用现有的现代化工具,才有可能去创新,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其副作用的一面,这就得看能否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模拟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替代教师,也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计算机只能把某些难点、重点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但是过多使用就会使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多媒体,另外,过于繁杂的画面也会过多地吸引学生,使其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只要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创作使用CAI手段的积极性,教学中适时使用,突破重点、难点,就能使课堂教学中师生乐教乐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