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北京:异地中考后 中职招生荒?

阅读:35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7/20 15:26:19
分享到:
作为北京市放开异地高考政策的第一步,今年北京首先放开“异地中考”,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北京的中职学校,但市教委公布的报考条件却异常严格。被外界认为的“有限放开”,在中职学校看来实际是“严格限制”招生。这个夏天,中职学校正经历一场寒冬。
  北京城区一所中职学校校长说,过去只要符合学校的入学条件,非京籍学生可以登记入学,不必参加中考。比如报名美容美发,学校会有简单的加试、面试,考查学生的绘画等。今年学生报考则必须参加异地中考。
  根据报考条件,凡是想在北京读中职学校的非京籍学生必须符合“三个三”的政策。即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北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具备报考中职学校条件。
  和很多校长担心的一样,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十分有限。在石景山区,今年有700多名随迁子女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的只有50多人。北京中心城区的一所职业学校负责人透露,该区通过审核学生不足70人,严重影响了学校招生。
  数据显示,今年北京有8.6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仅有3000名左右非京籍考生符合条件可以报考北京中职学校。全市2.43万非京籍初中毕业生中,有2万多学生选择了借考、借读、回老家或者留在北京没有学上。
  调查
  正是中职招生季 学校在“发愁”
  往年1/3的外地生源 今年少得可怜
  本月底,中职学校正式进入招生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为招生发愁。从最初期盼放开“异地中考”到政策落地,黄庄职业高中一位负责人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一开始特别欢欣鼓舞,以为北京市的随迁子女符合政策就可以上中职,未来可以上高职。可真正实施起来,符合条件的学生特别少。”
  这位校长说,中职学校最大的招生群体是随迁子女,真正北京户籍的生源非常少。学校以往每年有1/3的外地生源,今年可招的这部分生源杯水车薪。学校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订单式培养”也将受到影响,就业率百分之百的两个“订单班”,今年预计缩减到1个。
  朝阳区一所示范中职学校,今年的生源预计直减60%。“很多企业在学校都设有订单班,但是现在来看,招生满足不了需求,学校正在研究如何应对。”校长感叹,辛辛苦苦谈下来的“订单班”,没想到就业不愁了,要为生源发愁。
  北京电气工程学校的热门专业“楼宇专业”,为外交部楼宇管理处定向培养学生,今年“订单班”面临着招生缺口。校长刘杰介绍,中石油等国企、央企在该校的“订单班”同样受到巨大影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老师面临“超员” 大班教学细分成小班
  学生减少了,下一个难题就是学校的老师富余超员,中职学校正在对教学和老师重新定位。
  在西城区一所职业学校,一位负责人介绍,学校招生有可能减少一半,过去的大班教学,今年会细分成小班授课。一些课时少的老师,将被安排到企业、高等院校进一步进修。学校选出就业好的专业,部分老师对专业精耕细作,把课程做成精品。校方表示,虽然不会为此辞退老师,不过学校也在承担着一些压力,长期下去学校将面临更多问题。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