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作文教学论文---也说作文创新

阅读:66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9/18 10:21:19
分享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也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来。创新的作文实际上就是要让人读后感觉新鲜、独特、耳目一新。那么怎样的文章才具有新意呢?我认为具有新意的文章应该选择新的题材,使用生动新鲜的语言,运用较新颖的写作方法,表达出新的主题,表现作者独特的见解等。而要做到这些,除了学生的写作基础外,很大成度又取决于学生新的思维。
所以,要让学生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教师应从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写作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和文章的立意等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作文。
一、多加积累,材料要新。
学生作文的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框架中的结果。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生活的复杂性、见闻的广泛性、社会的发展性,都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庭琐事、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国家大事等都是写作的好材料。特别是学生写作时,要尽量让他们回忆生活中那些还没有被人写过的或者新近发生的、有一定意义的题材来写,把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题材及时效性较强的题材写下来,作文就新了。如:写“理想”“梦想”“愿望”“梦”等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同学就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写不出新鲜的东西来。但如果结合当前的“神六”飞天这个新鲜的内容去写,读来就会让人为之一振。再如:写一篇反映家乡变化的文章,学生总是写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就不够新。如果借用一位多年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的土地上,竟然迷了路,从而说明家乡的变化,这就新鲜多了。
二、立足生活,语言要新。
生动、新鲜的语言能使文章出色、升格。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只要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会活泼、富于变化。如一篇习作这样写“母亲教育我读书”:“你要好好学知识,我和你爹不能跟你一辈子,能照顾你一时,不能照顾你一生。今后,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啊。”这段话就较实在,真实地摄取了生活中普通人教育子女的语言。相反,在另一篇习作中语言的使用就不够创新,也缺乏真实性。“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好好学习吧!我们民族的繁荣,国家的振兴是离不开人才的。你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才能为我们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爷爷的话是作者模仿别人生拉应套上的,根本不具有创新性,也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创新。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创造出新的符合语法规范的个体,是语言创新的又一境界。
三、根据需要,方法要新。
每一类型的作文都有多种写作的方法。在写作时,我们要择优选用,就能增强文章的新意。如果是写人,就要考虑如何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来准确地突出人物的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称上,很多学生只习惯于用第一称,而不会或很少使用第二、第三人称。实际上,学着使用第二、第三人称对于表达文意、抒发感情也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事去表现人,我们还可以通过写其他人间接的去表现所要表现的人。记事类的文章,一般是按事物发展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去写的。若采取倒叙的方法,先把事情的结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打动读者,然后一一写清事情的原因、经过。在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插叙的方法把与事情相关的情况也写进去。如果是写景,既可以用白描之法,也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进行生动的描绘。而在具体的写人、记事、描景时则又可以采用烘托渲染之法、欲扬先抑之法、侧面表现之法、动静结合之法、对比之法等等。总之,文无定法。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关键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切忌牵强附会,片面去追求新奇。
四、求异思维,立意要新。
我们知道,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是写作的目的所在。而立意就是要确定一个主旨,要表达作者的好恶和观点等。但如果是人云亦云,一是没有价值,二是没有新意。如果立意新颖,即使你在写作技巧上平常一点儿,也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感觉。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 。”那么,如何使文章避免千人一面而独具特色呢?成功的求异思维训练,会使学生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多方探索,产生新的 认识。如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的学生就会摆事实讲道理,大谈读书之好处。若老师稍作引导,提出“读书要有选择”,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另一面,那些诱惑人们思想颓废、寻求刺激、意志消沉的书,读了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如此这样,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也就能基本上把握这种“求异”的技巧了。于是既有“实力最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有“要善于宣传自己”“要善于展示自我”,既有“勤奋能出成果”,也有“勤奋未必出成果”,既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也会有“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既有“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也有“胳膊就要拧大腿”“人在屋檐下就是不低头”要勇于展示自我、要迎难而上等等。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