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开放式学习环境创设初探

阅读:107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9/16 16:23:55
分享到: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化”时,组织学生按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军事国防近代化、思想文化近代化等指标分成若干小组,按抽签分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个体自由分摊任务,到汇总表演时,以小组集体成果进行展示。再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采风”,学生了解到当地有这样几道传统风味的菜肴:“青壳螺蛳剁屁股,老板鲫鱼精肉嵌”。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河水被污染,老板鲫鱼已不见踪影,螺蛳也不能食用,这两道美味在农家的饭桌上消失了。这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深切感受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无论是课内合作还是课外活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和谐有序、合作竞争的气氛中进行,沟通顺畅、相互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大为提高。
3.优化评价环境,给创新人格的培养以正确的导向
1)更新评价观念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2)完善评价方式
首先,评价结构的调整。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技能和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学科教学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一般是要求学生每一学期撰写一到二篇学习历史名人传记的读书报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建设老照片说明文以及历史古迹、社会调查报告等。对学生的期末评定是两种形式的成绩综合考量。
其次,评价内容的改革。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时,我出一组开放式的题目:①你是如何理解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的?②你认为应怎样发扬革命先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答案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再次,评价职能的变化。在开卷评价中,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权威性评价相结合,从衡量评价等级(为了淡化分数的竞争采用等级评分)到进行考核评定的整个过程,都允许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比如在演讲比赛中,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者,他们在充当考生的同时又充当裁判,双向的实践有利于其社会实践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提高。通过评价环境的优化,学生对评价的恐惧心理减少了,反而盼望评价,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态;对评价的态度由关注一个分数变为更关心学习质量的反馈。正因此,由于学生真正认识到评价的意义,才会发挥评价的激励效能。据调查,选择新型“开卷+ 闭卷”考核方式的学生达到87%。
    四、开放式学习环境创设的成效总结
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创设以学习心理外部环境的构建为运作机制,抓住心理环境外部与内部的契点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
第一,   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水平的提高。从学生团体看,实验班中88%选择喜欢历史学科,上课时争相发言达到 50%以上,从学生个体看,个别整体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恢复了至少在历史学习中的信心。
第二,   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通过开放性的评价实践,不论其观点是否正确,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而形成的见解正是创新本质的体现。
第三,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想像,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质,丰富了学生的人文蕴涵。
第四,   有利于教师创新观念的弘扬。所谓教学相长,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是指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自己的发展,教师对所教学科充满着自信和成就感。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历史课中实施开放式学习环境创设亦无固定摸式,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情、现有条件,采取灵活的方式创设,只要方法得当,“随风潜入夜”,就会“润物细无声”。本文所陈述的观点仅是实践中的一些初探,是探索中的一些实践,希望它能给人有所启示,并能赢得共鸣,最后真诚渴望得到专家的帮助与指导。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