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2013年贵阳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阅读:30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7/3 17:33:24
分享到:
难度适中时代感强
  点评老师:贵阳十九中历史教师贵阳市教科所初中历史兼职教研员焦京霞
  此次中考历史试卷,焦老师认为主要体现了激励功能、评价功能与选拔功能。命题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这次考试反映出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些基本过程和方法、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能力,以及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考试结束后,焦老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一些该拿分的题目拿不全分。其次,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也较差。“如果无法解读题目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在解答上会出现解答不出或者解答不全的情况。”焦老师说,除此之外,学生还存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表达不准确(不会运用学科术语)等问题。但总的来说,此次中考历史试卷此难度适中,时代感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基础。“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考试于6月22日顺利完成。从历史学科的试题命制来看,试卷保持了传统的题型和基本风格,试题命制严格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命题难度严格按照7:2:1的比例进行,与适应性考试相比难度略有降低。”焦老师指出,试题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第15题展现的“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新闻图片”、第29题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漫画”,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原则。
  第二、强调主干,突出时序性。“如第26题,按时间顺序选取《人民日报》不同时期的新闻报道,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轨迹,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
  第三,试卷时代感强,呼唤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这种时代感体现在17题,该题以在贵阳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为切入口,考查了学生对“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所实施的‘863计划’这一史实的掌握,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激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焦老师说。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