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的阅读量较大,但绝没有废话,题中的任何信息都是作答试卷的依据。作答理化合卷,一般时间较为紧张,所以答卷保证一次性做答正确,仔细审题、落笔坚定。检查的时间远远小于作答时间,检查的作用仅仅在于笔误、串写。物理试题难点题集中在11、13、14、28、29,综合题31、32个别小题,需要集中时间思考、仔细雕琢语言。
一、中考选择题的答题注意
大连中考选择的共14小题,1-11题为单项选择题,12-14是多项选择题。在考题顺序的安排中考虑试题的难度,前面的题难度比后面的简单。难度较大的选择题基本上集中在综合性较强的知识上,如压强、浮力、电路分析、故障判断等,由于知识综合、思考方向不唯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能力。多项选择题的难度还体现在形式上,甄别功能更强。多项选择题的评分标准是答对不全的1分,有错误选项的0分。
答卷建议:
1、关注否定用词,对比筛选选项的差异和联系,保留选择题计算、分析的解答过程
2、先在试卷上作答,后集中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这样看卷、审题比较集中,避免试卷、答题卡的来回转化浪费时间。注意涂卡时对应好题号。
3、多项选择题的后两道难度系数一般较大,基本上是用来区分高水平的学生,中等以下的学生可以当成单项选择做,增大得分几率。选项的分配原则正确后同类选项均等。
4、选择题中,学生会做的,一般看题后即能作答,不需要太多的考虑,但是难度大一点儿的题如单项选择的靠后的一两道题、多项选择题的后两道,需要时间考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思考答题时间差异很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是否留到答完后面的能得分的题再回头仔细思考。
二、中考填空题的答题注意
大连市的中考填空题共10道小题,第15-22题为填空题,每空1分,第23、24题是作图题,每题3分,大连中考填空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绝大多数题的得分率高于80%,有几道题的得分率在95%以上,基本上不在填空题中区分学生能力水平。
填空题要求填写的答案要具体、简洁、准确。从近几年的大连中考来看,填空题都含有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或比较物理量的大小变化,答案为“大”“小”“增大”“减小”“大于”“小于”的问题;大部分题的答案需要填写物理量、物理现像等固定物理名词,如“电流”“机械能”“液化”“扩散”“光的色散”“导体”“裂变”“聚变”“运动状态”“惯性”“重力”“磁场”“电磁感应”等;也有少量的简单计算如串并联电阻、电流、电压比值。今年趋势填空题中实验题有区分作用。一般具有主观性,如一、二模中扩散、平面镜实验。作为综合题的补充,以一些小实验为载体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答题的方式与探究题的主观填空要求一致。
作图题基本上集在三类:光学作图利用光的反射折射规律作图、电学中的画简单的电路图或连接简单的电路。力学图中,做杠杆的力臂、画力的示意图。
答卷注意:
绝对不写错别字,答完后要通读前后句。优先采用物理术语或按题中提示答案书写,留心题目中是否有单位或根据题中单位填答案
1、答案书写准确。带单位的物理量用大小来描述,如速度、频率、压强、电流、长度、内能等。注意区分物理量和物理现象,如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描述运动用“快慢”,描述速度一定要用“大小”,同样道理振动——“快慢”,频率——“大小”,电表转动——“快慢”,电功率——“大小”。磁力——大小,磁场——强弱。
2、按题中要求作图,不漏画不多画,注意直角、虚实线、箭头、粗点等特殊标记。作图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规范性,作图一定要清晰、有根据。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箭头根据题意确定准确,避免犯低级错误。电路图中的“节点”别漏。力学作图中画力的示意图多和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在一道题上,注意审题,力的作用点清楚的点在受力物体上(可能是杠杆,也可能是给杠杆施力的物体)力方向确定。
3、简单的计算是计算题的补充。一般不能在计算题中涉及到的计算如求串并联电路总电阻或分电阻、电压电流比较大小或求值、视重法求浮力、计算数值比较简单,以理解正确、计算准确为目标。
三、计算题解答注意
大连中考计算题共三道题,每题5-7分不等,共18分。大连中考不追求计算题的难度,市内学生的平均得分率在80%左右。中等学生可以得到接近满分18分的成绩。三道题之间略有难度差别,每道设题中一般包括2-3个小问题,计算不同的物理量。
分析近几年的大连中考计算题,三道题基本上围绕热学、力学、电学三个板块设题
1、热学板块。以某种物质吸热、某种热源放热,考查热量计算公式以及吸热效率,附带考查密度公式。涉及到的公式:ρ=m/V,;Q = cmΔt; Q = m q 或Q = Vq;P=W/t;η=Q吸/Q放
注意:原始公式的书写,Q的角标“吸”“放”,两种物质的质量角标区分,吸放热的关系式(Q吸=Q放,η=Q吸/Q放),代入数值过程的规范书写——物理量单位全,或全不带。计算答案数量级与事实相符。
2、力学板块。以压强为主的、功和功率效率为主的,纳入密度、重力的计算、平衡力的关系式,涉及的公式ρ=m/V;G = m g;v = s/t;P =W/t;p= F/S; W =Fs;η=W有/W总
涉及到滑轮组的还有s=nh,F=G总/n
注意:
1)原始公式的书写,尤其是ρ=m/V ;P =W/t;p= F/S; W =Fs
2)滑轮组绳子段数的判断: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的段数)
3)物体移动速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关系v绳=nv物
4)判断总功、有用功分别是那个力做功,并用角标区分。
5)根据题中条件判断是否有额外功,确定效率。
3、电学板块。以实际功率计算为中心.
涉及到电学的公式 I=U/R; P = U I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特点六个公式
注意:
1)原始I=U/R 和P = U I两个重要的公式是占分的
2)需要用电器的电阻可以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入手用R = U2 / P 计算,但是必须写原始公式。
3)电学的计算路径多条,选择简单的方法。如求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也可以用电功率公式。
4)写清每个物理量的角标既规范有能清楚的辨别物理量,尤其是实际电压、功率的判断,防止计算时张冠李戴。
计算题总体提醒:
原始公式不漏、角标区分同一符号的物理量、避免出现点乘、带入数据时数单位规范(或全写、或全不写保证单位加入计算),一道题后无漏“答”。
四、简答题答题思路
简答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等。简答题通常是用生活化的语言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或物理现象,设问指向性清晰,通常用得比较多的是解释这种现象。简答题侧重考察能力,简答题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作答,要避免答案就在书上的简答题,以免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简答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对考生的答题做出有层次的评价,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能用简洁、严谨的语言正确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大连中考简答题是全卷难度最大的题型,一般得分率在20%左右,两道题6分,市内学生平均得分1.6分,由于考查能力要求较高,主要用于区分高分学生的,绝大多数同学得不到分。即便如此,总有有一部分学生在他答题显示出扎实的知识基础、极强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表达能力。的确能够显示出高分学生的水平。
中考简答题解答思路
1、认真读题,捉住要“解释的现象”或“分析说明的问题”把准方向。
2、分析全过程,通过逆推法、迁移法、分解法、对比等方式,细致考虑现象发生全过程,找出引起变化的对各因素,找出主要矛盾或综合作用结果分析。
3、整理语言,描述时知识准确,避免不严密出现知识模糊、缺少条件的情况。题中具体情境描述语言加上准确的知识的表述,体现解答题的
五、综合题题型特点
在同一道试题中兼有选择、填空、简答、计算或其中两、三种形式的,可归为综合型试题。这类试题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以及分析、推理、计算、阅读和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类试题命题方式灵活,形式多样,试题本身还包含难度层次,往往有较好的区分作用,能较方便地实现不同的考查目标,但评分过程容易受评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解答综合题答题对策:课题是否紧扣实验背景、明确研究对象;器材是否选择合理、使用规范、读数准确;方案设计是否可行,科学方法是否体现;过程安排是否妥当,操作要领是否书写到位;结论是否对应课题,定性定量是否区分;实验误差是否评估,结论应用能否联系本题实际要求
综合题考题一般集中在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四个要素的考查。今年中考的一个突出的方向是实验表格的设计,从二模的32题可以看出。考查的内容有实验次数的确定、观测实验项目、控制的条件、自变量的确定。特别强调,在设计实验表格中应该将自变量的只填写进去。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0.7-2.6V之间变化,在设计表格的时候就要把电压的取值点设计出来填在表格中(U的取值点0.9、1.2、1.5、1.8、2.1、2.4,前后端点确定应该尽量的范围大,甩出的部分不大于间距。控制的条件R一定在表格中或表头上体现。
具体问题回答提示:
1、 看清探究或实验题目,回答问题时围绕探究或实验题目,具体有指向的回答。如:
(1)“探究XX与YY是否有关”“探究XX与YY有什么关系”这两种说法的含义不同。在回答探究结论不同。“探究XX与YY是否有关”的结论必须回答“有关”还是“无关”,没有条件
(2)同一器材在不同的实验中作用不同。如滑动变阻器的通用作用是“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的特殊作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获得多组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的特殊作用:在改变电阻的大小的时候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在“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的特殊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获得多组数据,求出每次电阻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功率的关系”实验中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获得不同亮度下的电压电流值,求功率得出探究结论——亮度与功率的关系
(3)很多实验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在不同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不同。
在以测量物理量大小为目的的实验中,多次实验为了减小误差。
在以探究规律为目的的实验中,有“多次实验”和“一次实验获得多组连续变化的数据”之分。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后者是为了得出接近实际的XX关系规律。
“多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杠杆平衡条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电阻的特点)需要多次实验,为了得出普遍规律。“普遍”意味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均能适合的规律,所以在探究中多次实验改变的条件必须有效。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等臂的情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情况、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情况都需要有。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或电压、或电阻)的关系,需要改变电阻的比值关系,多次实验。
探究普遍性规律的实验的特点:一次实验就能有一个结论,每次实验结论相同,每次实验需要改变不同的条件(带有“=”的等量关系)。
2、 回答“器材的作用”“操作目的”,考查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环节,围绕探究问题具体回答到根本上。
如“探究固体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中,实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测准固体的温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测出的温度仅仅是与玻璃泡接触的部分的固体的温度,所以在设计实验中就需要考虑到达到目的的操作。“水浴法缓慢加热”、“不断的搅拌”都是为了是固体受热均匀,使固体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温度计测出的温度才能代表整个固体的温度。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的时候“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正常进行实验的必要操作,目的是防止电路连接错误或电流过大烧毁电路元件。另外,连好电路后要“试触”,也是为了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个操作也是为了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实验的基础,提前调好了高度,就避免了每次成像都需要调整高度的带来的麻烦。目的是:使实验中每次成像都能成在光屏中央。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首先需要测量准确摩擦力的大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操作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3、回答“原因”“可能的原因”“有什么好的做法”等考查评估环节,这类考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考查分析推理能力和知识点的准确表述。还原知识、迁移分析是赢得这类题的分值得保证,属于简答性质的考题。
如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停止加热后水还会继续沸腾一会儿,原因是什么?考查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如果仅回答“还能从石棉网上吸收热量”就属于不准确表述,需要答出“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这类考题的思路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解释产生显现光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探究规律方面的设计实验的一些要求提醒:
关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达到题目所能提供的最大范围空间,自变量的取值能够实现多点等距,的自变量任意改变比大小突变好。以实现得出接近实际关系的规律。
在实验中,一次性实验过程中不更换电表的量程,保证每组数据的准确度一致。
实验次数:根据探究问题和要求确定实验次数。一般来说探究得出普遍规律的实验、探究是否有关的实验设计三次,探究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连续关系设计取六组以上的数据。
控制变量必须有效,无关变量不需要控制
多次实验中改变条件必须有效,如探究串并联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时,进行多次实验时需要更换电阻,改变电阻的阻值大小,这样有效。
探究中转化的思想,如“用小球推出木块的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等
如果以设计实验的表格的形式考查,注意验次数的确定、观测实验项目、控制的条件、自变量的确定要准确清晰地在表格中呈现出来。
5、分析论证的结论提醒
一个结论包括条件和规律,勿忘书写规律的条件。
描述规律时要具体,均匀变化?变化越来越快还是慢?等
图像处理:描点正确,连线时让更多的点在线(趋势)上,少许点均匀的分布在线的两侧。需要利用图像分析论证的结论时,对图像处理过原点或继续延长用辅助虚线表示。
六、心态、技巧是保证成绩的重要因素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