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语文课难上,语文课上好难。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作文难写,古文难读,阅读理解难做,语音部分枯燥无味、诗歌赏析抽象难懂等。诚然,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教材内容的框套性,以及学生自身的认识偏差,都是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兴趣减弱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方法单一,缺乏新意,有些教师心里迷茫,未能领悟语文科人文美的内涵,所以使得语文课教学的路子走不宽。如何打破这一沉闷局面,赋予语文课教学新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语文课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陶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然,“悠然”一词突出了采菊人的心境——乐我。其实,教学不也一样。无论教师也好,还是学生也好,都要有乐的心境。哪一方不乐,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保持心境之乐是消除难题的有效方法。何谓心境之乐,简单的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潜能,在快乐的心境中主动求知的教育方法。它是对传统教法的挑战,是对人格的尊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然而,在教学中如何保持心境之乐?概括起来,如下几点。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要全面,要敢于超越应试教育的机制。
应试教育所追求的是分数。长期以来,考考考,是教师的法宝,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如大考(高考)还有小考(中考),都是一考定音,分数决定学业的去向。正是分数束缚了整个教学,所以教师只为分数而教,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不可否认,分数很重要,分数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假如,一个很有才华的公民偏偏人格不好,品德败坏,这样的人才只能是歪才。所以,教师培养学生,不光只是为了成绩,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应该清楚的看到此点。惟有这样,教师才能保持轻松的心态投入教学,而不是每天带着让学生考高分的压力来上课,在教学中还可以有个人的见解,才能洒脱的引导学生认识读书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说高分低能的现象更能说明只为考试而读书的愚蠢性。这是保持心境之乐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做到“三教”,即“爱教”、“能教”、“善教”。
所谓“爱教”,就是既热爱教书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书是对本职业的负责,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反映;热爱学生是对师德的延伸。古人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于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心中要充满爱,并且是真爱。教师的爱必须是全面的,如在德、智、体、美、劳等都要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课外生活和家庭生活;教师的爱是公平的,对学生的关爱要做到平等公正、一视同仁,不要因为成绩好的就钟爱有加,成绩差的就一无是处的;不要因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的,叛逆的就是坏学生;不要因为出身豪门的就奉迎如神,出身卑微的就嗤之以鼻;教师的爱是稳定的和永恒的,不允许教师对学生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它要求教师必须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热爱学生。如果做到这些,就会让你的学生从心底里认同和接受你,感激你,进而信任你。敬仰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群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所爱所恶,才能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说到点子上,交谈时才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被关心、被信任的快乐。
所谓“能教”,就是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常规,有秩序有条理的完成各种教学工作。这是对老师的最起码的要求。如,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教案,认真批改作业,讲解试卷,合理利用板书等等。这是基础。试想想,教师如果不能开展正常的工作,谈何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
所谓“善教”就是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心境之乐的效果与课堂氛围是紧密相关的。平时我们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同一个班,有的教师上课气氛很活跃,有的教师上课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间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但是怎样营造充满感情色彩的课堂呢?教师首先要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正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就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想:你是否留意过父母亲的背影,是否记得父母亲为你所做的事情,哪怕是生活琐事,由此引导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该怎么写,重点落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反应不一,有学生的说不记得,有的学生说只是随意看,没有想的太多,有的学生说没有看等等。或许学生的表达会发生偏差。这很正常,这个世界上只有学生犯错是可以原谅的。由此更好的使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善教的教师总是能够注意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懂得结合学生的思想实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语文课本身是一门趣味性本来很强的课程,既有华丽的词藻,又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比较形象。因此学生乐意说的让他说,学生有创意的回答要加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教师应该视教学如游戏,教师应该扮演着游戏的某种角色。荷兰教育学家胡伊青加认为,“人具有游戏的本质,人是游戏中的人”。从这种角度上讲,教学就是师生作为游戏双方的一种特殊的游戏方式,只有游戏者完全沉浸到游戏活动中去,游戏活动才能真正的充满乐趣并有所领悟,师生双方才会忘了外界的压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沉浸于当下的教学的愉悦之境,这样的氛围才是最理想的课堂氛围。
第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教学中师生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双方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圆满完成。有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双方才能彼此信任,畅所欲言。但长期以来,教师的绝对权威使得不少教师过于讲究面子,容不得学生的声音,造成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日积月累,弄的师生关系紧张,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见学生就烦,学生见教师就厌,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导致了逃课、旷课或不买老师的帐,你上你的课,我做我的事。学生默不做声,课堂就会变成教师一人在说的“单人相声”,像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师德,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及时和学生沟通,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明白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你当良师益友,当知心人,才会敞开心扉,主动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中教师才能知道下一步怎么教,教什么。这样做,课堂教学才能充满快乐的气息。
最后,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及合理、美观的板书在调节课堂气氛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愉悦的享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教师应当练好这一基本功,遣词造句要做到精湛、清晰、准确,同时把握好语速,要快慢适中,疏密有度,跌荡起伏,抑扬顿挫。合理的板书使得内容错落有致,一目了然,美观的板书使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学生也会沉浸在书法美的境界中。另外,教师还应该争取做一名有修养、有风度、有气质、有幽默感的人,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增进思维、陶冶情操。
让我们在教学中保持心境之乐,让我们在教学中把爱灌注进去,把关心融合进去,牢记教师的职责,体会学生的感受,那我们还担心什么样的学生不能教育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