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及整改

阅读:116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8/15 11:22:22
分享到: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
    利用市编《同步学习与探究》,通读教材内容,结合“探究过程”,找出教材中对自己而言的重难点,回答“动脑筋”,完成部分“开放作业”题。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待课堂解决。做到这些,课堂学习才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学习
    实行小组合作、互助探究 。既有成果展示,又有自测互评,还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展示,既可口头展示,也可黑板展示;既可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我们要求,在课堂上学生要努力做到“三动”,即“心动”、“手动”、“口动”。也就是说,学生要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要随时动手记录笔记,同时也要用口将所思所记表达出来。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效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3.课堂识记与巩固
      对课标要求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识记的思路、方法与技巧,课堂上及时复习、巩固、与识记,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当堂掌握。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4.堂堂清
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市编《同步学习与探究》上的“开放性作业”,对刚刚学过的内容及时巩固,逐渐形成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践行教导处“堂堂清“的要求。
5.延伸探究
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校本教研,努力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出历史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组织专题辩论会,撰写历史小论文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落实市教研室对教材中活动课的要求。
    (三)师生关系方面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的双方都要对教学过程熟悉,准确地进行定位,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这样教学过程才会相得益彰。要达到上述结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教师要因材施教,精心组织教学。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活泼的、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着情感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受理解,使他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也培养了表达的勇气。其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另外,对学生的活动及时进行恰当的反馈与赞扬。反馈和赞扬具有情景性、具体性和可信性,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使学生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行为的恰当与否。
总之,今后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要充分体现一下特点:即,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市编《同步学习与探究》为依托,以知识梳理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自我测评为手段,以自主学习为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落实“三维”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