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思想品德课堂改革总结

阅读:95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8/15 11:17:40
分享到:

 

我校认真落实《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工作。课程改革使我校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我们既要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情感个性,又要坚持科学性,实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我在接受第一次课改时,感受到了课改的新思维,在使用课改新教材时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好像给了我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特别是学校展示了“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以及到五津中学去参观了课堂教学模式,使我受益非浅,使我感受到课改很有必要,所以我就下决心大胆尝试课改。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使用教材和教学案,将学生按原来分的组。
1、明确学习目标,由一个组起来朗读该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布置学生看书,需要5分钟。
2、由一个组上台展示书上重点知识,并要求大家注上记号。展示完后,由学生点评完后,提出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最后给出得分,需要3分钟。
3、教师给学生布置教学案上的活动题和知识巩固与提高的部分题,给小组分任务。各组互动,讨论对问题各自的看法,老师走下台去巡视和指导,讨论完后,由各组上台展示本组对问题的认识,展示完后由其他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作指导,由点评的同学给出得分,需要12分钟。
4、由学生提问题,老师积极回答,共同探讨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需要3分钟。
5、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提出作业要求,有些重点题目老师作适度的提示,并走下台去巡视和指导学生完成当堂的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需要15分钟。
6、布置预习,提出预习课的要求,以教学案和课本为主要预习材料并写出预习感悟。
7、安全提示。需要2分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在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置身于快乐学习之中,自己在对话中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和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辨析,交换自己的看法,以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互相补充,展开讨论。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可以不可以?……”“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本人在这次课改中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形式,也就是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模式。
 
     来源:腾讯博客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