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错时间的确立
每周一次,通常在双休日完成。每次试卷分析完,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是抄错题。首先把试卷中自己的错题抄下来,包括粗心的错也要抄下来。然后重新完成错题的解答是周末作业的一部分。让学生详细解答错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也要有详细的思考过程,以便学生能知其所以然,对错题有个深刻完整的掌握。
上周抄的错题,要放到下周做,为什么要安排抄题和做题隔周进行?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好多差生和中等生存在当堂讲解完错题,当堂能顺利解答,但过段时间,一模一样的题目他们就会重新出错的现象。短时的记忆并不代表学生对问题的真正解决。
(二)集错本应用的研究
1、教师层面对集错本的应用
(1)错误原因分析
①反思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
②诊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2)教学调整
①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有计划的调整教师自身的缺陷。
②针对学生在错题上暴露出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弥补学生的短处。
(3)改进评价
评价形式的新颖多变,如等级评定:不及格,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良好,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优秀,指出值得别人称赞的地方。专项评定:字迹端正的“整洁标兵”,解题完善的“做题能手”,分析错因细致入微的“错因卫士”,反思总结一针见血豁然开朗的“反思健将”。
建立一套完善的集错评分制度,将集错的评定作为“数学赋分细则”中的一部分,将其分为优秀(加6分)、良好(加3分)、不规范(扣3分),从而让学生重视集错。
2、学生层面对集错本的应用
(1)自我认识
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上的缺陷。
(2)自我提高
利用记错本改进缺陷,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
①集错本循环利用的时间
在单元考试和期中期末临考复习时,不必再做所谓的“题海战术”,搞的学生麻木不仁,灰心丧气。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集错本,解答自己的错难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针对性的给自己查漏补缺,再次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学到的方法,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最有用的数学,还可以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数学。漫长的寒暑假,教师担心学生会遗忘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所以布置大量的作业加以巩固。而我们的学生讨厌让他们喘不过气的作业,他们埋怨教师的不善解人意。这时,集错本又可以将矛盾化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假期里重温集错本里的错题,规定每天做3-5道,抄下题目,然后做个自我小检测。对再次错的习题决不放过,做上记号,第二轮再做,直到全部攻克。
②集错本循环利用的方式
方式一:学生合作(学生出卷,学生批改)。每周一次,大约30分钟的时间,进行错题大盘点。检验自己对错题的掌握情况。可以为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同桌两人为一组,在对方的集错本抽抄5道对方的错题, 然后交于对方解答。 等对方完成后,批阅对方的解答(可参阅对方集错本里的正解),向对方反馈解题的情况,评出成绩,订正完成后上交于教师。教师最后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强调对再次做错的题要做上记号。
利弊分析:利——体现自主,亲身体验;弊——难把规范关,费时较多。
方式二:师生合作(教师出卷,学生测验,教师批改)。教师从学生的集错本中搜集学生集中性的错题出一份卷子(题量适中),周五进行检测,当天订正完成。
利弊分析:利——易形成规范,节省时间;弊——学生自主性降低,能力培养相对较弱。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师学生携手进行,教师引领,学生操作,教师在学生集错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阶段性操作和应用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