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数学:从容应对,决胜中考

阅读:48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6/15 14:59:33
分享到:

一、考前保持足够的信心
  1.温故知新,巩固基础
  在剩下的一个月里,不需要再大量的去做各种模拟试卷,搞题海战术,应该把以前所做过的模拟试卷(特别是江西省的六套样卷)拿出来,花上一定的时间,再温习一遍,特别是针对以前做错的题,可以自己再做一遍,分析错误的原因,反思、总结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还应该花时间记住一些数学中常用的公式、法则定理等,如30°、45°、60°的特殊三角函数值,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几何中的很多定理等,如有遗忘或模糊之处,可以翻翻书反复加以记忆。
  2.降低难度,提升信心
  近年来的江西省中考题的特点不在于难度,在于灵活,虽然今年的中考难度可能会有所加大,但到了最后一个月,已经不适宜再做大量的难题,在中考前保持足够的信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多做一些常见的中档难度的题目,少做怪题、偏题,以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典型问题的目的,也有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解题状态。
  3.把握变化,针对训练
  从江西省的六套样卷来看,今年中考的最大变化可能就是第17题及第24题,新增了近几年来很少涉及到的网格作图题以及几何综合证明题。中考考这两种题型的可能性很大,而模拟试卷中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又不多,所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到网上或参考资料中多找些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答题既要规范,又要灵活
  1.认真审题,规范答题,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有的考生对认真审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是匆匆看一眼就急于下手,以致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出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了,这样解出来的题自然错误就多。我们只有耐心仔细的审题,准确的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等(如“至少”、“结果保留”、“结果取整数”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而准确的找到解题的方向和思路。还有些同学考完试后总觉得很容易,自认为都会做,但最后得分却不高,这是为什么呢?要将你的解题思路转换成得分点,主要是靠准确完整而又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但这一点往往会被很多考生所忽视,所以这些同学的答卷中会大量的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比如在几何证明过程中出现的“跳步”,会让很多人丢掉不必要的分数;而在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巧妙,但是有些同学不善于把“图形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自然得不到太多的分。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