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理想的作息时间是: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左右睡觉。这样能够让自己大脑的兴奋时间和中考的考试时间相吻合,有利于考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习惯了晚睡,就每天提前一点躺下休息,即使睡不着也要在规定时间躺下。一周左右之后,基本就能够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到正常状态。并尽可能安排午休时间。
“有的学生到了这个阶段,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长时间盯着书看,拿着书本背,这样复习其实效率不高。”彭国钦说,考生的大脑每天被大量的各类知识充斥着,很需要一段休息时间。每天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慢跑、散步等,让身体稍微出出汗,避免用脑用眼过度。这段“不用脑”的时间可以让脑细胞、大脑皮层得到休整,复习起来肯定事半功倍。
保持平常心态 家长不要刻意关注中考
湖师心理学副教授韦耀阳说,随着大考临近,同学们埋头复习的氛围,容易使考生感到紧张。“适度的焦虑是允许的。同学之间可以彼此交流内心的想法,当了解他人也有类似感觉时,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
同时他要求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心态平和最重要。一般学校,最后两周都不会举行大规模的复习、考试,考生在这段时间不宜制定新的学习规划,应该顺着老师的步伐,按部就班,以免打乱原有的学习计划。
韦耀阳提醒,在这段时间,考生和家长对中考这两个字都比较敏感。家长应真实表现自我,不应违心说着“不要紧张,无论考上什么大学我们都不会怪你”等之类的话。其实这是给考生一种心理暗示:你一定要考好。所以韦耀阳建议,家长应该保持平常心,无须刻意提及有关中考方面的,可以从生活上给予关心。比如买孩子平时喜欢吃的,提醒孩子多休息,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