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日从市教育局获悉,该局已制定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从2012级初中生开始,即2015年的青岛中考将实行全面改革,推行等级制和多次考试制度。今后,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考试科目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同时,从2014年起,全市普通高中均不再招收择校生。
中考改革
中考成绩划分五等级
记者了解到,按照该计划,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包括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类。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全市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成绩均以等级呈现,其中,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科目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别的考试科目分为A、B、C、D、E五个等级。
考查科目包括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由初中学校组织考查,学校自主命题。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
根据今年青岛中考政策,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六科,语文、数学和英语各占120分,思想品德占80分,物理为100分,化学为80分,还有占45分的体育与健康考试。
除了以上考试科目,还有会考科目:历史在九年级进行;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在八年级进行(莱西市地理在七年级进行)。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九年级进行,由初中学校组织。
今年中考里面的考试科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成绩以等级和分数两种形式呈现;会考科目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考试和会考各科目的等级成绩分为四个层次,划分标准为:根据参加考试学生的人数,成绩从高到低A等20%、B等40%、C等35%、D等5%(其中D等为不合格等级)。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尽管目前政策中也使用了等级制,可是主要考试科目还是以分数制为主,这也造成每年都有所谓“中考状元”产生。然后新政策却明确除了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三门科目以外的考试科目,都实行五个等级。
其次,未来的青岛中考取消了以往“会考科目”说法,将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都划分为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比以往增加,其中历史进入到中考统一考试中,另外几个科目在初二时进行统一考试。
“现在中考考试科目是6门加上一门体育,改革以后,历史、地理、生物进入考试科目,思想品德、体育就是及格、不及格,不像目前是分数考试,实行等级制考试的科目就相当于8门。”一所中学教导处负责人表示,改革之后的中考制度,把过去不太为人重视的历史、地理、生物地位提高,“这些科目得个A,与语数外得A效果是相同的,必然让众多考生要投入更多精力到这些科目上。”
成绩不满意,可申请重考
除了全面实行等级制,青岛还计划实行中考多次考试制度。八年级统一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九年级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与健康。
九年级学生对八年级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不满意的,可以申请重考,以最好成绩为准。八年级学生参加九年级统一考试科目、七年级学生参加八年级和九年级统一考试科目,需由学生个人和家长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考查科目在八年级、九年级进行考查。
中考多次考试就是要打破当前一考定终身局面,地理、生物两个等级制科目在初二考完以后,如果对于成绩不满意,上了初三后,学生可以选择进行重考,以最好成绩为准,信息技术如果初二不及格,到了初三还有补救机会。但其他科目目前还没有放开一科多考。
“中考改革还有一项重要变化,就是给了初一、初二学生提前考试的权利,这与以往严格限制有很大不同,对于那些有突出才能、学有余力的考生来说,是个好信息。”一所中学校长认为,新政中提出“八年级学生参加九年级统一考试科目、七年级学生参加八年级和九年级统一考试科目”意味着给予了初一、初二“跳级”考试权利,如果这些考生提前考过,而且成绩优秀应该照样被高中录取,这就打破了过去严格以年级为界限的中考选拔制度。
普高招生改革
普高招生自主权扩大
普高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普通高中学校以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等级成绩为主,将学生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录取新生。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综合评语及初中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
扩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全市统一招生政策,结合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按照择优、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主制定招生录取方案,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建立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在某一学科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选拔机制。
新政将打破高中录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的局面,改为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各高中学校确定各自录取标准,进行自主招生录取,同时还要建立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在某一学科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选拔机制。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有利于把高中学校特色化需求与初中毕业生个性发展相统一,能够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赢,而且也能够给予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机会。
明年起不再招择校生了
青岛将实行普高小班化招生政策。到2015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每班40人以内,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教办字〔2012〕29号)要求,从2014年起,全市普通高中均不再招收择校生。
择校生被很多人称为“拿钱买分”上学,择校费价格不菲,青岛高中三年择校费根据分数不同划分为三个档次,高中学校线下10分以内交1万元,线下20分以内交1.5万元,线下30分以内交1.8万元,交了择校费后无需再交学费,并且择校生还可拥有注册学籍。
由于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是择校“重灾区”,青岛长期以来都在致力于消除高中择校顽疾。2012年,高中择校生比例比2011年已经降低了10%,大约减少了4000多人,按照2013年普高招收40000人计划计算,普高今年招收择校生人数大约在8000人左右,仍然不在少数。而到了2014年中考时,这8000人规模的择校生群体将不复存在,必然能够有效促进高中录取选拔公平。其实,高中取消择校生是好事,有利于教育公平,每个高中规模是有限的,取消择校生以后,就能够腾出更多空间来招收更优秀考生。
新建局属高中在驻区招生
逐步调整局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根据新建高中建设进度,逐步调整局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原则上,新建局属普通高中的招生对象为市内三区和学校驻区(市)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由市教育局与学校驻区(市)政府协商确定。
青岛在郊区新建高中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青岛6中、9中、19中、39中、青岛实验高中等一批高中将在开发区、城阳、即墨等地建设新校区。青岛目前13所局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只限定为市内三区,但今年青岛6中“创意人才培养实验班”正式面向包括崂山、城阳、开发区在内的六区招生,6中成为首个面向六区招生的局属高中。“我们未来要在开发区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建成以后,肯定要扩大招生范围,首先要面向驻区招生,突破原有市内三区概念,我们今年也算是探路。”6中有关负责人表示。
9中校长张玉慧也表示,9中在开发区的新校区建成以后,将会进行适度扩招,而且肯定会面向开发区进行招生。“初步计划是从目前42个班增加到60个班,我们老校区只能给600个学生提供住宿,而新校区则能提供2000多个床位,在校生人数将会明显增长,这对于市区、郊区学生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