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情境教学在生物课堂的运用

阅读:12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7/15 19:44:52
分享到:
编者按:“5.12”──这个让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它让中华民族经历了又一次血浓于水的大考验。值此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了国培计划(2010)──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四川教育学院初中生物班的部分培训资料,以作为对四川地震灾区教师在心理上最有效的抚慰,同时也借此给灾区教师提供展示和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图片动画、人物故事、音乐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学习情境,能大大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构建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教学;情境创设;活力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要引导学生“乐学”。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在亲身参与中探究,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生物课堂中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生物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学优势: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机勃勃的、多姿多彩的生物,而学习的主体又是天真活泼的初中学生。所以,生物课堂应该是最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情境化教学”的恰当使用,是打造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教学方式。知识需要溶入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教与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实践活动,从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生物课堂。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教师以教科书为基本内容,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知识、新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的一种教学环境和氛围。  
二、情境教学的作用 
1.情境教学能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 
2.情境教学能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3.情境教学能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去接纳知识,主动思考与探究,主动操作与实践。 
4.情境教学可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顺应青少年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规律,在意识的驱动下,完全投入,全面活动起来,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5 情境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以最大的热情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 
情境教学的主线是情境创设。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行真、情切、意远、理蕴、生动的氛围,让学生有机地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使生物课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下面结合几个课案,简要谈谈情境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利用图片画面创情境 
心理学认为,图象可唤起和组织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确定所学文字的意义,进行语言和形象双重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定义。以多媒体手段参与教学,能更直观生动,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讲,有理可辨。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利用图片创设不同的情境。 
案例1:《致同学们》 
12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