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或工具。教育传播学按照教学媒体发生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和多媒体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已较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获得的成就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仿佛上了一个台阶,于是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从未见过的事物”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实使我们思想政治课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确让我们具有广阔的视野。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
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思想政治课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想政治信息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定的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用信息论的观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向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以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的容量,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启发想象初中思想政治课本所选例文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了事例典型、人物具体、情节生动的文章。在学习些文章的过程中,一方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们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假如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讲授这些文章,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依然是一头雾水,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体验不够。如果老师利用多媒体,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获得深刻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增强趣味性和可信性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讲解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认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综合技术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将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扩大教学容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课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注意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媒体演示一般要经历预先演示——心理准备——展示媒体——指导观察——提示要点——反馈调控等阶段。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
首先,全面规划,认真准备。教师对媒体的演示程序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并进行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媒体之前,要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即演示之前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中应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观察的心理状态。
第二,适时展示,恰到好处。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要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 和教学媒体三维立体关系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课堂 学习 的心理流向。教学媒体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涨,注意是否集中,感知是否清晰,思维是否亢奋等。
第三,“演”、“讲”结合,指导观察。在进行媒体演示时,是教师不停地讲解代替学生观察,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媒体演示的重点。
第四,提示要点,总结归纳。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观察,都是对现象过程的具体了解。在这些现象、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重点的或本质的,在教师讲解或学生观察之后,教师一定要画龙点睛地指出,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系统地掌握知识。
总之,教学媒体始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或工具。无论如何都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目的在于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