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序号
|
2013 年考点内容
|
2012 年考点内容
|
2011 年版课程标准内容
|
1
|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 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 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 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
1.了解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好心理冲动的有效方法。
|
一、(一)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
一、(一)1.2 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
2
|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
|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掌握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常用方法。
|
一、(一)1.4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3
|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态度。
|
3.正确看待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懂得磨砺意志的方法与途径,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态度。
|
一、(一)1.5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
一、(一)1.6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
4
|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 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
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
一、(一)1.7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
5
|
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
5.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 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一、(二)2.1 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
6
|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
一、(二)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
7
|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
6.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懂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
一、(二)2.6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
8
|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
7.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 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 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
一、(二)2.3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
9
|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
8.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 活,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 度,逐步培养自立能力。
|
一、(二)2.7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
9.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 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
10
|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
10.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懂得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尺,知道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
三、(一)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
11
|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
11.知道社会的复杂性,能够 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 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一、(二)2.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
12
|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
12.知道法律法规的特征,理 解我国法律的本质、制裁与保护功能。
|
一、(三)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3.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
13
|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
14.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以及 特殊保护的意义。
|
一、(三)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
15.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 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 内容。
|
14
|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
16.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
|
一、(三)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
15
|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
17.理解犯罪行为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刑罚及其种类。
|
一、(三)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16
|
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18.懂得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知道这些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
一、(三)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19.懂得自觉抵制诱惑是避免 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
17
|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 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 律的能力。
|
20.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要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一、(三)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
第二部分 我与他人和集体
|
18
|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
21.理解自己的生命来自父 母,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
二、(一)1.3 体会父母为抚 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 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19
|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2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掌握克服“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
20
|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
23.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
二、(一)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
21
|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尺度与原则。
|
24.了解恰当与异性交往的方式。
|
二、(一)1.5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
22
|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
25.知道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
二、(一)1.4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
23
|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
26.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
二、(一)1.1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
24
|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
27.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
二、(二)2.4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
25
|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
28.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二、(二)2.3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
26
|
学会换位思考
|
29. 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二、(二)2.2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
27
|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
30. 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
二、(二)2.5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28
|
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
31. 懂得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的意义。
|
二、(二)2.2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
29
|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
32. 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平等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
三、(二)2.7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
30
|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
78.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二)2.6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与对话的意识。
|
31
|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33.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二、(三)3.1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34.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懂得运用法律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32
|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35.知道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
二、(三)3.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33
|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
|
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
二、(三)3.2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37.知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懂得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
38.知道个人隐私权的涵义。 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
34
|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
39.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
二、(三)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
35
|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
40.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
36
|
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
41.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
37
|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
42.知道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掌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与方法。
|
二、(三)3.5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
第三部分 我与国家和社会
|
38
|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
43.了解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
一、(一)1.3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
39
|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
4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
二、(二)2.1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
40
|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
46. 理解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懂得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
三、(一)1.7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
41
|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
47. 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
三、(一)1.5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
42
|
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48.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
二、(二)2.5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43
|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
49. 知道责任的概念及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 责任意识,明确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
|
三、(一)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44
|
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50. 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一、(二)2.4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一)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45
|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
51. 知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备的素质,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
三、(一)1.6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
46
|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
52.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意识。
|
三、(三)3.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
47
|
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
53.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
三、(三)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
54.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
55.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48
|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
56.掌握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
三、(三)3.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
49
|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
45.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
三、(一)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
57.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
58.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
59.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60.知道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
|
50
|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61.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三、(二)2.5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63.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51
|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
|
62.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
52
|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64. 理解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水平,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三、(二)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
65. 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53
|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
|
66. 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
|
三、(二)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教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54
|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67.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是发展科教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
三、(二)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教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68. 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
69. 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懂得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重要性。
|
55
|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
70.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
三、(二)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
56
|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
71.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
57
|
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72. 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58
|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
73. 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懂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
三、(三)3.3 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
59
|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
7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 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
三、(二)2.2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
75.了解先进文化的含义及其指导思想,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
76.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
77.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内在规定性。
|
60
|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7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
三、(三)3.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61
|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
79.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
三、(二)2.8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
62
|
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80.理解实现理想要靠艰苦奋斗的意义。
|
三、(二)2.5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主要任务和意义。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81.知道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理解个人的前途命运要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