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对于今年中考生来说,好消息不断,不仅仅实行平行志愿让自己上心仪的高中多了机会,当然也包括了推荐生增加比例,并从去年的加20分提高至30分。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实行的是按学区就近入学的政策。
中考招生录取实行推荐生制度,目的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遏制择校现象,加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力度。同时,根据近年来向初级中学分配推荐生的具体情况,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每年对推荐生的工作进行适当调整。
去年,保送生、推荐生名额占一批次录取学校计划内招生计划50%,其中保送生占30%,推荐生占20%,今年,保送生、推荐生制度有所调整,只保留推荐生,占一批次录取学校计划内招生的50%,其享受中考录取总成绩加分也由去年的20分提高至30分。
乌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剑介绍,推荐生的招生实行分配指标、择优录取,推荐生在报考所推荐学校时,享受中考录取总成绩加30分,作为推荐生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为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A;二是具有本市3年(包括3年)以上的常住户口;三是本学区就近入学;四是有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在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据了解,中考招生录取实行推荐生制度,目的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遏制择校现象。随着保送、推荐生比例的连年扩大,具备推荐生名额分配条件的初中学校也不断增加,覆盖了除部分含初中的一批次录取学校之外的所有初中,去年,保推生的名额就分配到了首府131所初中学校及21所民汉初中学校。
今年,普通高中招生实行推荐生政策。将第一批次普通高中录取学校计划内招生计划的50%作为推荐生的分配名额。符合推荐生条件要求的考生即为推荐生资格考生。 根据相关规定,推荐生资格考生在报考所推荐学校时,享受中考录取总成绩加30分的倾斜政策。推荐生志愿填报和录取与普通考生同步进行。
推荐生资格考生均可报且限报1个推荐志愿,即一批次学校第一志愿(必须为计划内志愿),其他志愿按普通考生志愿填报,不享受政策加分。 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在正式录取前,通过推荐生指标分配系统,在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推荐生名额范围内,根据考生的推荐志愿(第一志愿且为计划内)和录取成绩等条件,筛选出各初中学校推荐生入围考生。未能入围的推荐生资格考生则视为普通考生参与投档录取。
在筛选时,如遇录取成绩相同需作出排序,则依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语文、数学、英语(汉语)三科成绩总分、体育成绩的高低顺序进行选择。 例如:某一批次学校A,有10个推荐生指标分配给某初中学校B,B学校推荐资格生中有20人填报了A学校的推荐志愿,推荐生指标分配系统对这20名推荐资格生进行排序,排序在前10名的推荐资格生即为推荐生入围考生,后10名推荐资格生转为普通考生参与录取。
推荐生投档录取时,按计划内学生录取,与相应高中学校计划内学生同批次划线投档,入围的推荐生,录取成绩加30分参与推荐志愿的学校录取,录取时,首先在高中招录系统中对入围推荐生的推荐志愿作相应技术标示,然后将推荐志愿连同非推荐志愿,与普通考生一起划线投档。其中,推荐生入围考生,如在投档录取前,所报推荐志愿的学校招生计划已录满,则自动转为普通考生,以正常录取成绩重新确定录取顺序参与投档录取,各初中学校所获推荐生计划没有完成的自动失效。各一批次高中学校未完成的推荐生计划自动转为普通考生计划进行录取。
“我家孩子是推荐生,是不是只要是推荐生就能加30分?”这段时间,吴女士一直在研究推荐生的政策,而对于她提出的疑问也许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对此,乌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胡小兵介绍,只有入围的推荐生才能享受加30分的政策。 胡小兵说,推荐生必须符合4个条件,根据乌市教育局要求,其中综合素质评价是5月30日上报截至,这项工作是在4、5月份已经开始评了,评价完以后要在学校公布一周,教育局要求符合以上4个条件的学生,应该是应报尽报,老师没有权力剥夺任何考生的推荐生资格。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是推荐生,在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推荐生的分配名额,分配给了哪些学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慎重。也并不是你是推荐生就要加30分,必须是入围的学生才给加30分。 例如:乌市一中给了乌市二十一中3个推荐生名额,孩子同时也报了乌市一中的第一志愿的计划内志愿,你可能享受这个推荐生政策。
但同时,还要看乌市二十一中报一中推荐生到底有多少个,如果有5、6个,就要看你在这5、6个学生中的排名,如果你进了前三名,这就叫做入围推荐生,如果是四、五名,就等于自动放弃推荐生资格。入围的学生在第一批次第一志愿的录取时,就会把这30分加进去参与录取,如果由于填报志愿的不慎,或者其他的原因,第一志愿计划内如果没有报,那么这个推荐名额就取消了。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上,那么第二志愿录取时就必须把这30分取掉,根据你的原来的成绩进行录取。
据了解,首府推荐生是根据普通高中一批次录取学校招收推荐生的数量进行分配,以及具有推荐生资质的初中学校学区内毕业生的规模进行分配。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荐生的的分配向民汉合校、地处偏远、硬件条件相对薄弱且因择校原因造成生源较不稳定的初级中学适当倾斜,向双语班初中毕业生倾斜。
同时,民语系推荐生的比例要略高于汉语系推荐生的比例。 在分配时,还会适当考虑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一批次录取学校的地理位置,采取相对就近的分配原则。乌市教育局要求,根据推荐生的条件,由学校集体研究、严格审查确定学生名单。将确定的名单必须在班级和学校醒目位置公示一周后无异议,由学校校长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作为确定推荐生的招生录取范围。
在推荐生招生录取时,如有弄虚作假的行为,经查实,一律退回,学校主要领导将承担全部责任。具有推荐生条件的初中学校范围和推荐生的分配名额由乌市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名额分配方案在中考前分配到各有关初中学校,中考成绩公布后根据成绩由乌市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各学校具体的推荐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