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写作练习的有效性

阅读:71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2/1 15:00:02
分享到:
听、说、读、写、练,是语文作业布置时的家常便饭。语文作业总免不了写作。写作结束后的痛苦总是让人难以忘却,学生写了一年的学骑自行车、写了一年的学做蛋炒饭……每当看到这样的作文,我总是深深自责:该换一下作业布置的思路了,否则学生在写作领域很难有成就感……
  一、“生活太平淡,无东西可写”是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针对 学生的这一写作困扰,我认为唯有布置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写作训练,方能引领他们关注生活,帮他们掘出生活的清泉。
  要改变这一状况该从哪里入手呢?翻阅了学生的写作训练,我发现除写作技巧外,材料的陈旧、干瘪成了最为严重的问题。课下和学生交流,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生活太平淡,无东西可写,看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真的如他们所说吗?当然不是。行色匆匆的他们忽略了太多太多。怎样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精彩呢?既然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那就让每次的写作都带有针对性吧。我已经有了主意: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就帮他们掘出生活的清泉来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追求灵活、创新,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特色性的作业,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进而发挥学生的特长,凸显学生的个性。设计这样的作业这对一个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挑战总给人带来一种激情与智慧!我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这一挑战。
  在酷暑难耐之时,暑假又如期而至,有同学又来探听消息:老师,假期布置几篇作文?我很神秘的说:每人出一本书。学生半信半疑:怎么可能出书!我说:“过了暑假,我们就要进入八年级,大部分同学都十五岁了,应该培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一个人的人生规划也要有了,所以我建议要有意识的去关注生活,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为‘告别童年、步入青春’做好准备。”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我把今年的暑假作业确定为《我的青春,我做主——语文之“告别童年,步入青年”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告别童年,(二)走向青春,(三)明天我是青年,假期中我这样武装自己。每人一张目录,要求学生把这次实践活动记录在一个精心选择的本子上,精心设计,包括扉页、目录、页码都要齐全,要可以保存,返校后班级进行一次展览活动,并举行集体生日,进行活动总结。这次作业一宣布,班里就沸腾了,因为他们从未做过此类假期作业,每个人都热心向别人谈论将要怎样构思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不像以前接到作业唉声叹气。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有一种成就感:戏台搭好了,不知道他们能否唱好……
  暑假结束时,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作品回来了。通过个别谈话,我了解到很多人为这次作业大费周折: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那些已被冷落许久的玩具和老照片;和自己的童年好友重拾快乐时光;缠着父母讲自己的童年故事;认真询问父母对自己的希望与要求;郑重的自己给自己写信……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很有成就感,上交作业时前所未有的快。两个班98部厚厚的作品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发愁了:每本平均十篇文章,大约要一千篇!带着烦恼,我艰难的翻开了第一部:精美的扉页,生动的内容!我从不曾想到他们的世界如此精彩:幸福的童年往事让他们那么开心;曾经的烦恼已化为生活中的一朵朵浪花给他们美好的回味;给父母的感谢那样的真挚;对明天的自己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读着学生的作品,我乐此不疲!两个星期我全部读完,并把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很多同学因为受到表扬而产生了对作文的亲切感。2009年的国庆——祖国60岁生日,我任教的两个班用“15岁集体生日”这一活动向祖国宣誓:步入青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当看到他们的生日照片被传上校园网,我发现那些同学好像忽然长大了许多!
  这次尝试让我收获很多:教语文十几年来,有哪一次假期作业能让学生写下人均8000字的文章?有哪一次假期作业能让学生写下那么有血有肉的文字?有哪一次假期作业能让学生得到精神的洗礼?有哪一次假期作业能让学生收获如此大的成就感?就是这一次!就这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一次作业,引导着学生关注生活,就像把鱼儿放归大海,演绎出了生命的精彩!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