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挖掘古诗词的“形”与“神”

阅读:71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31 15:44:51
分享到:

  运用多媒体课件挖掘古诗词的“形”与“神”,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对诗词作者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缘由、名山大川、园林建筑、人物场景等相关知识,运用媒体技术可使学生快速轻松地获得大量直观的印象与信息。老师可以把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也可以提供相应的网址,让学生自己搜索、筛选和整理。这也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原则。这种方式不局限诗词本身,与诗词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扩大阅读、延伸阅读。如在鉴赏陆游和唐碗堪称词史上“双璧”的两首《钗头凤》时,陆游和表妹唐婉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沈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及历史渊源等等,光凭老师介绍,恐怕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透彻领悟的。如果可以通过媒体把“沈园”的图片、简介、陆游和唐婉在那一方粉壁上留下的《钗头凤》手迹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且把电视《沈园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看,伴着优美的画面、动情的解说、哀婉的歌曲、直观的人物,那两首《钗头凤》也便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那风中的“红酥手”也自然成为学生的永远记忆,这相对于传统的鉴赏方法,显然效果要更胜一筹。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动手制作自选素材,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得力助手。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增加教学的魅力,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的教学效果,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企及。如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可以提供一段优美的琵琶曲,使学生感到声情并茂,对白居易在文中所塑造的琵琶女有一种切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为他们提供形象思维加工的表象素材,保证思维加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以配上古韵诗词的吟诵,使学生从吟诵的节奏和韵律上体味到古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很实在的感性体验。
  三、通过古诗词多媒体课件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古代诗歌,意蕴深广,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更真切地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讴歌,对人生社会的思索,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与感悟。
  四、注重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多媒体课件可以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意境。意境产生美,只有引学生进入意境,他们才会感知古诗词的整体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五、运用媒体帮助学生记诵诗词作品。在鉴赏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透理解,往往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作品背诵下来,但死记硬背的后果往往是消化不良。多媒体既直观又形象,通过相应的配乐诵读或由作品改编的歌曲播放给学生,如《一剪梅》《雨霖铃》《虞美人》等,学生在欣赏、仿读或吟唱中就能潜移默化地背诵作品,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走进古诗词课堂,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合理编制多媒体课件,注重通过课件还原诗人通过诗词所欲表达的意境,挖掘出古诗词的“形”与“神”,这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以及提升教育质量均大有裨益。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