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老家

阅读:15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9 16:41:04
分享到:
我们总抱怨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这也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我曾经不只一次得听过别的老师的课,也不止一次的做了差生,听着精心准备的课,看着不同的面孔轮番闪亮登场我却依然觉得如此难熬,何况学生面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庞,听着面无表情的叙述,怎会有精神可言?因为我们教师总是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发展。所以学生们会厌学。我理解我的学生的同时,更琢磨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老家?
  一、投石问路,体味微笑的魅力
  微笑是打开彼此心门的敲门石,微笑更是好心情的通行证,而好的心情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孩子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总说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会对你灿若桃花,学生们羊更是一面可以流动的镜子,你对他们投之以李他们才会报之以桃,你给他们一缕春风,孩子们会给你的将是整个的春天。在微笑中愉悦着彼此的心情,在微笑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在微笑中走近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微笑中提高课堂的效率。大家快乐个人才会更加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工作事倍功半。
  二、亲师信道,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尽管我们总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无论他们有多么重要,教师才是战场上的将军,只有让你的兵读懂你,才会更好的领会战斗意图,才会百战而不殆。让孩子们读懂你的一颦一笑,课堂上,当孩子们的眼中只有你时,他们才不会和你背到而驰,必然无需生拉硬拽,他们就会用心聆听,聆听是最有效的学习。
  三、以人文的关爱,倾听花开的声音
  有专家指出,未来的教育是倾听者的教育,“教师的沉默是金”,意在说明教师善于倾听不仅是教学艺术,更是新课程理念的形象化。倾听,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情脉搏的跳动,用心与学生交流。橘子的情节中,触摸到学生对亲情的感悟。教师和学生同呼吸,共欢乐,这其中包含有平等和接纳──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有鉴赏和学习──是对学生思维成果的评论欣赏和教学相长;有执著和冷静──是对语文教学的不懈探求和思索;有参与和体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快乐和对学生创造的体验。我们总认为孩子还小,思想还不够成熟,其实现在的孩子比我们象想中成熟的多,只要你给他们足够高的台阶他们就会上得很高看得很远。
  四、注重沟通,用语言搭建心灵的桥
  语文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现象,自然少不了对话。对话需要真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最忌“话语霸权”、一言堂;对话应是情境化的,既有文本的情境,又有师生经验的现实情境和对话过程中创造的新情境。对话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对话是开放的,可以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时代。对话是思维的碰撞,常有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因而对话又是创生的。这意味着语文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永远充满出乎意料的魅力,一种源于师生思想的魅力,它召唤师生创造力和智慧的涌动和勃发,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建构。只有通过对话,走进文本,更能走出文本,体会人物内心,更能走进彼此的内心。俗话说集思广益,只有一个人的课堂孩子们必然孤陋寡闻,只有用情感撞击情感,用语言激发语言孩子们才会见多识广-为师者希望学生们感情充沛,学生们只好强装笑颜,可他们的内心却又多么渴望我们的课堂如动画片般的精彩无限啊!
  让我们的课堂时时充满情趣,刻刻洋溢新鲜,变成真正的快乐老家,让孩子们真正体会教育的愉悦,享受教育的幸福感!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