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析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阅读:36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5 16:55:51
分享到: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教学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为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开发智力、优化教学、扩大环境、营造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占有相当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 陶冶情操。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心灵得到净化。这样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对课堂产生审美情感,获得美的陶冶,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处在美的环境中,产生良性循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教《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用美术展示我国北方美丽而奇寒的雪域风光,诗中的实景和虚景、动景和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均以流动的画片一一展现;两位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胸襟通过配放的音乐,诗中所表达的豪迈、惆怅的情调,一一抒发出来。这种借助美术、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真正直接感受到了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理解题旨。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的场景或某种情境,将与课文主题关系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打破只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讲课模式,为学生理解全文主题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卖炭瓮》一文教学,多媒体展示老翁烧炭、卖炭途中、太监威逼、老翁无奈几幅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讲故事,讲画面表现的中心,然后朗读赏析,学生深感到宫市制度的罪恶。
  又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仅靠单一的朗读学生是没法想象当时的人民对总理感情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把学生带入那个年代。展示电影《周恩来》中的镜头:周总理逝世时,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镜头来导入新课,然后再播放《周总理,你在哪里》的配音朗读。这样一来影片、录音的辅助手段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营造了一种可知可感的意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当时的人民对周总理的感情,使其深深地受到感动,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这首诗里,理解作者饱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三。调动感官,开发智力。
  语文教学采用现代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运用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来学习的机会,把语言和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十分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如教师在教读《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学生观看了课本剧录像片后,教师便可引导他们结合课后练习张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并表演出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课本连续剧”。
  四。成为“利器”,优化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工具、手段与结果之间关系之重要哲理。就是说,人善于“假物”、“利器”。幻灯、录音、影视等多媒体的利用,就是人的手、眼、口、耳等器官的延长。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结构灵活自然、新颖诱人。过去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一般需要2课时,现在教师如果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摘编下来在课堂上放映,并在放映的过程中融合教师的指导、提示。放映后略加总结,只需一课时就能使学生掌握课文要点。
  实践表明,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风格调节课堂结构、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弥补缺陷,扩大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课堂学习课堂以外的语言表达技巧,例如访问、报道、采访……都是很不理想的,因为学生缺少适当的示范和练习机会,而现代媒体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电化手段如录音带、电影、幻灯片等软件,可以把学习和练习带出课堂,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由于能够在恰当的模拟环境下练习运用各种语文技能,学习和应用的效果自然就理想多了。
  六。加大容量,提高效率。
  教师上课时时常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有一些非常好的例子没有时间展示给学生,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如学生在初学议论文时对论点、论据的理解,以及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对应关系,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句子、语段来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理解。巧用多媒体就能解决的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将精选好的句子、语段事先做成课件,课堂上及时投放出来,将要对比的句子或关键词语用醒目的颜色或动画效果加以强调,既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又省去了板书的时间,从而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还有像小说这样的文本文章长,要想把知识点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重点语段等全部展示出来,用传统的方法费时费力,而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
  还有,在初三总复习时常常要把初中六册课本综合起来复习,专题性强,容量更大。如在复习“名著推荐与阅读”这一专题时,涉及到的名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等,为了使学生对这些名著总体印象深刻,我运用多媒体手段把这些名著要求掌握的内容,比如:作家、国别、作品内容、人物形象、作品价值等,通过表格罗列在一起,由学生回答,一一展现出来,这样就很顺利地完成大容量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现代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任何事物取代不了的优势。正如布鲁尔所说:“语文写得再直观都是抽象的,仍要教师充分诱导,才能想象出它的内容,但想象是以形象作基础的,学生没见过的东西是想象不出来的。”科学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走向信息技术的丰富与创新,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肩负起的历史重任。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