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阅读:22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4 17:04:31
分享到:
    语文学科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教育前线的老师指明了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即课堂教学中心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必须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就“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写作两大语文教学重头戏中进行‘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
  一、阅读教学如何由“教”到“不教”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把思维的方法告诉学生,引导他们去思考,解决阅读中碰到的质疑。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拥有一种本能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兴趣。我国教育向来讲究师道尊严,教师始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上常见独居前方、激情四扬、指点江山。学生则循规蹈矩,端正恭听,否则就视为“大不敬”。这样,就使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老师面临的教学问题是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行的新版教材,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提示”、“自学提示”、课后也都有几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都是学习课文的最好的钥匙。每篇课文讲授前,要求学生做到:手拿着笔,带着“提示”和“思考题”阅读课文内容,完成预习工作,边读边思考,圈出自己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完成文字疏通工作;然后再默读几遍课文内容后,对词句评点一番。好的,妙的,不理解的,都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做出记号,程度好的学生要求其试着写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妙,并试着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题。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课堂教学。在上课前三至五分钟,按值日生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背古诗、唱歌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进入课题,同时也达到学生表演锻炼的目的。接着学生简述课文内容,讲得不完美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分成四至六人一组,对课文内容提出有关的问题,对课文内容发生质疑,问题在学生中产生,最终在学生中解决。整堂课下来,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把大量的表现机会还回给学生们。这样,程度好的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程度一般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提问题的方法、技巧,慢慢地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我想,通过不断的磨合和训练,能达到核心的学生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教”到“不教”了。
  二、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重点工程,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乃至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半壁江山的地位可见一斑。
  当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却常碰到这样的困惑:在要求精批细改,最好全批全改的作文教学中成天埋在“作文山”中,这样一来,老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改下来的作文而得到的是学生瞥一眼成绩,扫一下总批,都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老调子。本人认为全批全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汗水流得最不是地方的一项工作了,这给作文教学留下遗憾。是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1、做到作文前的指导工作
  学生写作文,多半成功者都是模仿起步,老师应找一些相对应同步的范文,指定模仿句或段并加以揣摩分析。为了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掌握写作的技能,更重要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利用一定的技巧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把自我看到、感到的东西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2、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
  让学生自改作文,也是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的模式,这样也解决了老师走向作文批改的困惑,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批改能力,这也“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验初时,应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符号表,如:错别字用“口”标出来,好句好段用“___”表示等。修改的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改法,最初改错别字,其次是改标点符号,然后疏通句子顺序、句子毛病,最后放眼全篇,关注篇章结构,立意构思。学生水平的差异,可使用“结对帮带”活动。实践证明,通过自改,互改作文,学生们对作文各种缺点错误更明了,使自己注意到写作时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自改作业教学的训练,不仅锤炼了学生阅读欣赏习作的“眼力”,更不断提高了学生提炼文章思想,形成新颖别致的表达技巧。不同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的进步,收到了“教”达到“不教”的效果。
  3、注重作文讲评
  “少改、多写、重讲评”是作文课改中的产物。对每一次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老师要浏览一下修改情况,对那些修改后的作文与自己差距较大的学生,应要求反复修改,达到满意为止。为了表扬先进,鼓励后差。挑每一次学生较好的作文进行表扬,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这样,学生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是真正地从困惑中解脱出来。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这种新的观念具体深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来。探索出一条符合新世纪教育趋势的模式,把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教师真正实现从“教”到“不教”的飞跃。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