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20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4 17:03:08
分享到: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教育家叶圣陶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去充分体会志愿者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学生为感动时,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时代的今天,我们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当今的人类环境正在遭受着空前规模的破坏,现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而学校首先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课本知识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然后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后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两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作为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等这些不光采的事不乏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敬畏生命》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但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
  四、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人性等缺点。在教学中,应该让他们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
  五、渗透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是一个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学校的教育又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不负责人的言行,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这种不良的言行杀在萌芽状态里。
  总之,语文学科聚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我们教师在传受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定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