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阅读:17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1 15:21:48
分享到: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关注教与学两方面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①预习的有效性新授知识应当从预习开始,学生都知道要预习,但如何使预习体现有效性却很茫然。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首先,预习的内容要明确。如生字词、作者的有关资料、写作背景等,学生可通过查字典,翻阅资料等方式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作针对性检查即可。其次,预习的过程中要生成疑问。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探究问题的答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听课效率,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②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自己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善于积累,从而避免学习过程中走弯路,做无用功。
  2.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调动,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更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②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要更多的关注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备课首先就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个别差异来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备教材,精准地分析教材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特点,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使每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有效,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有效教学提供必要的保证。
  ③认真反思,不断创新。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是非常必要的。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但应注意要有针对性,如撰写教后记的形式就很实用。这样在实践中研究,思考如何蒋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粗浅认识。探索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作为教师,应当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