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阅读:54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8 18:54:12
分享到:

第三,要善于创新。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不但要借鉴、积累,还要在思想和方法上敢于创新,让资源库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我在建设资源库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对于自制的课件必定配有相应的电子教案或整合案例文字材料,以便以后使用;二、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大量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请他们提出建议或参与,这不仅实现了多学科间的资源共享,而且使很多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三、吸收了部分学生制作的作品(电脑图画、动画、电子报刊、科技小论文等)进入资源库,让资源来源于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整合教学最迫切解决的两个问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组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其个人素质的组成,培养起来不是一日一科之功;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考老师的多方引导、多年积累建立。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将使整合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地理的教学质量。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我认为:学生要想上好信息技术整合课,首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也讲究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其学习生活相结合,例如制作课程表、制作个人网页等,但由于学习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结合稍显牵强,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如果能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群策群力,设计一些既符合技能要求,又与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的课程来岂不一举两得。我在上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一课时,课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澳大利亚相关的知识材料,而后与信息技术教师联系,让他简单介绍以下网络搜索的知识,使学生的搜索更有针对性,这个建议不仅信息技术教师乐于接受,学生也非常配合,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对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加工,更加丰富了课本原有知识,一些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变得生动直观起来,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时之功,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课中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但也要注意教师的自身修养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视野宽、快速进行时空交换、多种媒体给学生的视听带来全方位冲击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让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获得自信,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教师的作用被弱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被忽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能够运用精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对知识进行归纳;能够为教学、为学生设计更多精彩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之间的交流和谐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探索,我深感个人力量的渺小,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还是一个新事物,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自身也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握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