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初中的语文作业设计

阅读:61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8 14:03:18
分享到:

  二、布置诵读作业,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在初一、初二年级,有计划地安排背诵作业,一方面适应中考需要,减轻初三背诵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很多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并没有养成朗读的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布置课外朗读作业,如:诵读文言古文,第二天在课堂检查,奖惩好坏。这一作业在初一为宜。
  读,也包括阅读课外文学名著,这些都是隐性的作业,往往我们只随意布置作业,却疏忽了对阅读作业的检查。对此,我认为在布置完阅读作业后,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在活动中感受文学创作带给我们的魅力三、布置说写结合的作业,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说写结合式作业能把语文的说写能力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这两种能力的发展。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为例,教师可以把课后第四题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分组探讨,参与讨论的学生每人发言,把看法和感悟集中记录在一位学生作业本上,呈交给教师批阅。这样的作业是集体智慧结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其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口头表达得到训练,反映在作业本上,则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有利于培养概括、归纳语句的能力;其三,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一,通过讨论交流开拓视野,知识在碰撞中产生火花,疑惑在探索中得以解决,课堂气氛也得到改善。
  说写结合式作业除了在课文“研讨与练习”中筛选外,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如张晓枫《行道树》一课,布置作业: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的人吗?学生做这道题,就能体现出他们朦胧的人生观。有些学生答案过于功利,“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只有傻子才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对偏激、低靡做法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四、布置写作作业,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写,首先是练字训练,汉字的魅力之一即在于其书写的多样性,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还可以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放松心情,当看到自己的书写越来越美观时,我想那就不仅仅是信心的提升了,更是驱除作业疲劳陶冶心境的重要手段。
  其次是写作训练,包括写片段,写日记等形式,往往和听、说等作业相结合起来。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快慢,不在于作业的多少,而主要还在于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教学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学生的积累作业很重要,教师的检查与落实就成了学生作业的指向灯。语文作业的检查与落实工作做好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养成了,对语文的兴趣也就出来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并重视对这些作业的落实检查,那么学生起初可能会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尝试着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但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后,相信我们的学生会成为一个真正属于生活的人!当初三的学生再碰到综合运用题时,他们不会再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了。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