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阅读:52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4 19:12:32
分享到:
探究主体的活动方式:
1)独立进行探究活动。
2)小组协作进行探究活动。
无论是独立探究还是小组协作,教师应发挥引导、指点的作用。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填写探究报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
交流点拨。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以及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
引导结论。总结规律。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探究结果,然后根据探究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总结出探究的规律,这是探究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4、反馈迁移,拓展应用
教学反馈能判断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而只是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层次,是检验学生是否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并将知识升华为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尺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新的探究实验方案,或将生物知识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小问题乃至大问题。另外,要鼓励学生将所思所得写成科技论文,巩固探索成绩,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例如:在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由于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低,加上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我又利用1课时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制定探究计划,然后根据探究计划,及时关注每一个小组的实施情况。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制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要求对照实验要保证种子萌发。提示学生根据家长每年种地前都要做发芽试验,发芽时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据此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要满足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为了保证验证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的一组对照实验,选择实验容器时,应尽量选择较深些的容器,以保证能把容器中的空气排出来。
然后逐一根据不同的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时,学生很容易就提出在容器中放入干燥的种子就可以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时,有的学生提出将实验装置放入冰箱中,但有的学生认为这样不容易观察,同时需要学生带回家,不易保证实验的实施。当时正置寒冬季节,有的学生提出把实验装置放入两层玻璃窗之间,这样既能满足实验条件,又便于全组同学观察。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一假设时,学生根据上节课录象的情景,很快想到用“水浸法”排出空气,即把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使种子与空气隔绝。同样,在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土壤、营养、阳光”等假设时,学生很快也都能设计出可行的计划。
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假设,写出实验计划,并发挥个小组的聪明才智,完善该实验计划。下课后,组织学生收集饮料瓶、罐头瓶、矿泉水瓶等生活废弃物,做为实验用的容器,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来做实验。要求各小组按实验计划,完成各对照组的实验装置,然后每天观察,作好记录,同时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小组内的同学要多交流等。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会观察,在解释现象、分析结论时逻辑不严密,这时教师要经常关心各组的探究情况,并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强调因果关系。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后,获得了探究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才有可汇报的内容,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在汇报时,学生通过各小组的汇报结果,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激励学生反复实验,进一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
经过教师对各组探究活动的关注和引导,消除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能不断激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待学生独立完成了一个全程性探究活动后,学生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就会增强自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的开展,使我意识到:要想开展好探究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协助各小组长组织好各组的探究计划的制定。计划制定的不要求很严谨、完整,可以让学生在实施计划时自己去体会,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也就是完善计划的过程。另外,要想完成好探究活动,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完善,重复实验的时间。
经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和信心。经过此次探究活动,很多学生在盼望着什么时候再进行下一次探究活动。通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最后一个“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的活动中,我只是提出:根据课文的提示,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可以自由组合,自己想办法先测出校园的形状和大小,绘出校园现状草图,然后根据自己小组同学的意见,为我校设计一幅既经济实惠,又美观、舒适的校园环境,期末前上交设计稿,结果两个班的学生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还是很有创意的。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