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对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取向的思考

阅读:49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2 16:58:04
分享到:

  本文共2
  二、注重课外练笔。
  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对象,布置学生课外写观察日记、随笔、读书笔记或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累生活素材,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也可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演讲稿,为在课堂演讲作准备。笔者多年来坚持在每堂课开始时两分钟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们在课前都作了认真准备,这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对生活的关注颇有成效。
  三、把写好钢笔字作为初中阶段一项持续进行的课外作业。
  这既是提高书写这一基本技能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字要持之以恒,并注意一定的方法。电视书法讲座中庞中华先生介绍,每天可要求学生按字贴练三个汉字,每个字先描 20遍,再临贴20遍,达到熟练掌握这几个字笔画特征和字的结构,并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若学生认真训练,教师严格要求,三年下来,学生的字定有明显改观。
  四、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在课外作业布置的量与难易程度上要有所区别,以体现作业布置的 “人性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这符合 “因材施教”的古训和“人本化”原则。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五、增加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意识。
  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的结论,不能只是把学生引向教参上的答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体会,对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看法,对有某一特点的词语、篇章的收集归类等等,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等,可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梳理,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改变消极接受知识的方式。
  六、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
  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时间保证,不搞题海战术。当然,这只靠语文教师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行政统筹调控,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还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才行,否则目前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 “以人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课外作业的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其实,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的话,他们适应中考、高考的能力自然就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