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读写结合,让学生作文插上飞翔的双翼

阅读:56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2 16:40:50
分享到:

  3、仿写名篇佳段,使学生作文在历练中成长。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离不开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练习的过程。在多种多样的具体练习形式当中,仿写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又最容易实现迁移的训练形式。由仿到创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一条普遍规律,仿写(注意:这和"抄袭"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是读写结合的最初的直接实现。
  语文课本中文采飞扬的名篇不少,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文中不同的风格,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雪地捕鸟"那一片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里"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把捕鸟的动作一一分解开来,形象生动,让我们一看就明白捕鸟的过程或方法是怎么一回事。课堂上,我在引导学生品味了这些动词的精妙之后,鼓励学生模仿这种方法,在作业中学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用上生动的动词、细节的描写。从学生交上的作业看,很多同学的仿写片段捕捉到了生活中真切、直观的信息,具有了细节的描写,采用了恰当的修辞或生动的修饰性词语。采取感悟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训练中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样,学习其他优美篇章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生动的描写,或是作者富于哲理的思索,并模仿这些语句,用上一批雅词雅句,少到一个句子,多到一篇文章都值得鼓励。
  实践表明,学生用仿写法完成的作文,形式上与原文是那么相似,但内容上又绝不雷同,这不正是读写结合的具体成果吗?
  4、理解对话文本,使学生作文写出独特体验。
  课标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让学生"读出自己",即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应高度重视让学生"读出自己",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去体验,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让作文写真话、诉真情。
  学习《背影》时,我对学生说:"背影是一幅画,美读,闭上眼睛,心里想象文中典型画面,体味真挚深沉的父爱;背影是一首诗,通读,找出体现父爱的典型语句,写出你对父爱的理解。" 当"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父爱,是攀越铁道蹒跚的背影和一个朱红的橘子; 父爱,是一封让自己泪光晶莹的书信和终生品读不忘的背影"写出后,学生眼中闪动着泪光,他们学到了:从平凡的生活中选取细节、写真话、诉真情是作文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再看学完《幸福离财富有多远》后,学生表达的对幸福观金钱观的认识:"享受属于你的每一分钟,再清贫的生活也甜蜜。""幸福是清晨起床时妈妈送上的牛奶;幸福是上学时戴着妈妈亲手织的手套围巾走在街上;幸福是中午放学时看到桌上香喷喷的饭菜;幸福是傍晚时远远看见在门口等我的妈妈;幸福是睡意朦胧中妈妈替我盖上被子……幸福很简单,很温暖,像阳光一样。"
  这些精彩的思想火花,正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的语文学习,正是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与文本的心灵共鸣,也正是让学生用写作发现自我、认识社会。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决定了学生的实际收效有多大。而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是学生作文提高练飞的双翼。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