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教学中思维模式多样化训练

阅读:13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0 14:46:51
分享到:
喜剧大师卓别林说:“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学生的各种思维训练应穿插于各个学科教学中,思维活动是我们在学习中吸取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即理论指导实践。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无法指导实践活动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压抑,不敢大胆尝试,不敢表达自己观点。还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不能及时更新,课堂上不能善待学生一些“出格”的问题,即使偶有一些发散性思维训练,最终也都聚敛形成一个单一明确的答案。所以教学中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教学中势在必行的。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试着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因为创造建立于联想基础上。学习了《桃花源记》一课后,设计了两个作业:(1)就文章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展开想象,细致描绘渔人所见的桃源美景。(2)给      的一封信(横线上可填桃花源中人、渔人、陶渊明)。(1)的训练中同学们在极力渲染美景。作业(2)要求学生调动各种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社会经历,写出有观点、有见解、有新意的一封信。结果有同学以现代人眼光提出,开发桃花源搞旅游业的,有向桃源人诉当今环境污染之怨,有批陶渊明虽洁身自好,但消极避世也不好,有贬渔人不讲信用等。这种跳跃性、发散性思维训练,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思维方式得以多角度地联系和延伸。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