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构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系统,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今年是我们马湾中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第四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任务,进行了教学实践,有些体会。
1、创设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音响、歌曲、图像,营造与课文相附的情境,创设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感受美的气氛,获得美的享受,形声并茂,音画同步地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收到比常规方法多倍的效果。我在制作《春》朗读课件时收集了多幅春意盎然的图片,用flash将它们连缀起来,输入课文原文,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将文字的动画效果与教师的朗诵速度保持一致,让文字产生动感。配上悠扬动人的乐曲,使欣赏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先让学生观看8幅桥的图片,接着看一段反映近年来国内桥梁建设的视频,激起了他们的上课热情,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对此后的情景假设环节:例如你成为一名桥梁设计师,你会设计出一座怎样的桥。学生们立刻情绪激昂,很多同学举手发言,抢着发言。想象丰富而又奇特。
2、教授特定知识点时,效果好。
教小说单元时,要对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效果不同寻常。如教读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时,可截取电视剧《水浒传》中有关鲁智深的片断来播放,视频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小说的背景和意境就自然呈现于学生眼前了。教古代诗歌,运用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难点,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如在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如何表现那种乡愁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呢。赏析时配以清朗的音乐,“潮平两岸”图,海上行舟的图,重点吟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感受海日东升,春意萌动之意境。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赏析时学生们看着哀婉凄清的秋景图,听着如泣如诉的思乡曲,配以低沉的长箫曲。这样,学生便被此曲深深地感动了,进而进一步理解曲中的思乡之情,意象的选择等方面就变得容易了。又如训练写景抒情文章时,我配了一张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剧照:阳光里闪亮着金色的树叶、雪白的桦树林、绿油油的青草、远方的白云雪地和古朴的老井,画面光鲜而富于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授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板书占用很多时间,运用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不要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除了完成既定任务外,可以补充阅读练习,而这些阅读材料网上很多,选择方便又快捷,适当地将它们中优秀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上,配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可提供形象的作业。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最常见的做法。有了多媒体计算机,作业就可以制作成软件,用计算机给出。它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形象的作业。例如综合性学习《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我除了让学生收集家庭、校园、社会上的语言材料外,又自己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下街面上不规范用语的商家广告、店名、招工启事牌等等,输入计算机制成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参评,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物证刺激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他们规范语言的意识。因此,课堂上讨论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自己碰到的、看到的不规范的例子越举越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服务于语文教学,还应特别注意:
1.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轻点鼠标,学生随着屏幕呈现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畅所欲言,各圆其说就行。其实问题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更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
2、借用他人课件,还要融入自己的认识。许多老师计算机水平不高,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不多。在这种情形下,就直接借用网上课件。可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盲目借用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最好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对课件修改,融合进自己的认识。
3、教师在制作课件前,应精心研究教材和教法,认真备好课。要考虑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以便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如抒情类的文章和科技性的文章,就要精心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以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如果是教知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则不宜设计多姿多彩的教学课件,以免学生光看热闹而不思考,以至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真正使用好多媒体技术,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