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规范作文,是相对于一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而言,通过规范要求,使他们的作文能具备一个基本模样,叫人看得过去,在考试中,能够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
就初中生而言,作文的基本模样应该具备这样几点:达到一定的篇幅,比如初三学生不少于600字的量;具备基本的结构,哪怕就是三段论;叙述有明确的中心;能够写一些简单的描写、议论。
这些要求,可能在一些人眼中是不是太低了?但严重的问题是,有若干学生连这样低要求的文章都写不出来,极少数学生的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篇三五行,100字多一点;一段到底,甚至全篇一个句号;东扯西扯,句于句之间,段和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全篇不知所云为何;叙述一件事,不知起因、过程、结果为何物,更不要说议论说明了。这些学生在各类考试中作文得分极低,直接给学生、班级、教师、学校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使这些学生规范作文,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使他们的作文基本像样,提高在考试中的作文得分,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要研究的课题。
规范作文,可以先从达一定的字数着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次作文必须达到规定的字数,对极个别学生,他哪怕是抄,也要他抄到600字,当然可以从500字、550字逐步要求。教师不但要规定学生的字数,还要作适当的指导,譬如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这件事,有些同学就只有一句话“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来记叙,教师可以指导他写一写,新同学的模样,进班时的表情,自己的心里想法等等,这样一写,字数就多了,学生就不会无话可说。
一些学生写作文不会分段,甚至不会断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对这些学生有所指导和要求。譬如写记叙文,要帮助学生分析所写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再要求他们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得顺序分段写出,这样文章写成三段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一是要有一定的字数,二是要分段,三是要能把一件事情按顺序叙述清楚,这三点,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作文的最基本要求,达到这些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谈立意、文字、句式、修辞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常常为我们所忽视,正因为放弃了对少数学生的基本规范要求,他们的作文分数,也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影响。因此以上所说,当然不是什么高明的理论,因为书店里谈作文法的书籍多得很,但对语文教师来讲,为努力减少低分作文,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或许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