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准确的答案与最快的速度是学好数学的两点重要标志。中小学常有速算比赛,所谓“速”,无非是要求运算时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精熟的解题技巧。作文也应这样,但好多语文教师似乎认为,作文是“慢工出细活”,因此宜慢不宜快。其实,这种将作文的快与好对应起来的看法是片面的。试想,一篇习作即使立意、构思、语言俱属上乘,可完篇所花的时间却大大超过数倍于所规定的时间,那么这次写作训练能说是成功吗?近几年本人也曾多次参加中考作文的阅卷,其间每每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前面写得不错,而后面则与前面判若两文,甚至未能完篇的情况,其中不少便是因落笔迟缓、时间不够造成的。每见此类作文,惋叹之余,不免深感;速度,确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亟须加强的环节。
本人曾在某杂志上看到过一篇题为《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章,该文作者在文中指出:“新闻的发表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要在十分钟里写成一条新闻,所谓‘倚马可待’,我们确实要练成这副本领。”对于中学生,当然不能用对新闻记者的要求来要求他们,但事实是,一个人在继续深造或工作实践中,势必会遇到许许多多急需及时作出判断并立即流畅地表情达意的事情。如果不从小培养快速思考和成文的能力,就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加强习作速度的训练,促使学生在作文时思路活、反应快、构思敏、落笔疾,并非只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从长远的观点来说,实在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速度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养成学生按时完篇交卷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课堂作文一般每篇只有两课时,除去教师命题和启发指导的时间外,实际构思下笔的写作时间不过七、八十分钟。不少学生只知埋头写作,不知安排时间,养成了拖堂迟交的坏习惯,个别学生则强调客观条件或个人习惯,不能在课堂里构篇成文。对这些情况,我坚持从难从严要求,在反复阐明按时按质完篇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好处的同时,明确提出并坚决实施把按时完成作文与否作为评定作文等第重要标准之一的要求。事实证明,中学生中的写作潜力是很大的,只有命题恰当,指导得法,要求适中,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养成按时及提前完篇的良好习惯的。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快速作文的主动性、自觉性,我还坚持给前十名交卷者以适当奖分的办法。与此同时,对平时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完篇时间的要求上绝不适就姑息,既肯定他们缜密构思、精修勤改的好习惯,又要求他们在课内按时高质量完篇上作出榜样。总之,要让每个学生十分明确地意识到,课堂作文乃是限时作文,要充分懂得“时间”对于作文的重要。
二、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快文习作训练。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快文习作训练亦当如此。因此我在训练时特别注意形式的变化和多样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讲述一段故事或打出一组幻灯片,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理出文理脉络,以最概括的文字编写写作提纲;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短片、美术电影以及科教、新闻影片,然后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概要或观后感之类的文章;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如校运动会、“三项红旗竞赛周”、“文明礼貌月”等活动发动面比较广泛的思想教育和课余文体活动;积极配合学校文学社和广播社,开展小记者活动,发动学生写及时反映各类典型事例的“小新闻”、“小评论”等等。这样,学生可为“有米之炊”,逐渐不以写作为苦,反觉习作盎然有味,同时也逐渐地自觉地做到取材快、构思快、下笔快、成文快了。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样大小作文课内外结合,形式灵活多样,是完全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的。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强求一律,而应因人而异。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酝酿腹稿,直接成文,提高写作的一次成功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先编写提纲,搭好架子,逐步向按时、优质过渡。同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文体、时间,既规定最低字数,也规定最低字数,也规定最高字数,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致力于提炼浓缩,以少胜多,防止开“无轨列车”,纵而难收,帮助学生提高在规定时间内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本领。开始时,可能有些学生不大习惯,久而久之,便能收纵自如,不再感到时间对他们作文的约速成了。我以为,这样快速多写的训练,较之漫无边际的一篇多写或一稿屡改更有实效。
三、加强快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书面训练即习作的快速训练是必要的,但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其它学科的训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作文的次数又不能过多,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可较少受到时、地的约束。再说,口头表达能力又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快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快文训练中也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的即兴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快速作文成功的关键之一。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讲读课上,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读,而应多要求学生讲,讲得有条理,进而有文采。回答提问是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最基本形式,但复述故事、总结归纳、论述答辩。比如,可结合时事形势,开模拟记者招待会;可选择专题,举行演讲比赛;可联系实际,开展语文兴趣活动等。总之,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良好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获得就能指日可待,这就为快速作文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