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科 教学 中的大难题,同样更难的作文教学,更是难中之最。在信息时代化的今天,学生每天都从 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我们该怎样去筛取得到有价值的正面信息灌输给学生是一个大难题,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文教学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摆在了每 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在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 础上,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可尝试开放性作文教学和网络作文教学两种方法,以求取得作文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开放性作文 网络作 文教学
古语曾有云: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①。由此可知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 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教 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劣。基于上述认识,几年来,我在作 文教学 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关注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
为了使主题变得生动,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来的某一题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种“没有顺序 ”、“没有秩序”的东西。我们把它拿来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积木那样,把它试验着堆砌起来,再拆开,再试用另一种方法堆砌起来②。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将育人融入作文教学过程中。但育人必须从写作中体现出来,离开了写作知识的学习、写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那么育人就失去了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把“育人”落实到实处,一方面,我们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逐步扩大阅读范围,逐步积累写作知识,强化写作训练;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先进事迹,获取写作源泉。“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③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平时的阅读中,会经常接触或听到社会上的“阴暗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弊,哪是本质 与现象,哪是善美与丑恶。以达到写文育人的目的。
二、 增加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启智慧之眼,开智慧之窗”。说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读是吸收,是基础;写是表达,是运用。由于目前电视的普及,电脑在进入家庭,许多学生已不喜欢阅读文字性的长篇作品,特别是有深刻意义的文学名著,认为费时间、难理解。而是喜欢阅读迎合他们心理的言情书籍,观赏刺激他们大脑神经的 武侠动作片。如有的同学在看鲁迅的《阿Q正传》、托尔斯泰的《复活》等小说时就认为太单调,太没有情趣,但看《神雕狭侣》、《吕布与貂婵》等影视作品时激动地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因此,我们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 读促写,以写带读。我们最深的体会是: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不放,才是提高学生 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的主要做 法是:
第一,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
在教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等,还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现方法、写作思路、立意选材、详略的确定、布局谋篇等,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第二,扩大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带着较强的写作目的进行广泛阅读(包括课内、课外阅读),有针对地向学生推荐或介绍课外读物,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指导学习课外读物的写作技巧。
三、打破传统教学,勇 于创新。
学生有了对人生和 时代的关注,有了丰富的阅读生活基础,他们对人生、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就能提高,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就能丰富和发 展起来。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重视审题,用它来评价作文的优劣。教师的作文指导也十分简单,往往是给一个题目,读一篇范文,让学生去写。学生作文完成后,教 师只作一些粗浅的批改。对于作文的评讲,只限于读几篇教师自己认为较好的文章, 以示鼓励。这样长期的机械式的训练,结果是学生对作 文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无话可写。
网络作文教学能突破传统作文教学形式上的时空限制,能把丰富的相关信息浓缩进短暂的课堂,使师生的交流在更加丰富的层面上展开,极大地激 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它为提高学生作文效率和作文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在网络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机”,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获得深刻的印象、真实的感受,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可以利用网 络技术查询调用网络中的作文资料库,丰富写作素材,这样,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命令转为独立地思考问题。
在如今的作文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还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谈不上是一种教学思想,更谈不上成为一种作 文教学体系。其实,这是一个有很大发挥余地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它的优点会日益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