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中学语文
内容提要: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 科,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发挥语文这门特殊学科的优势,关键要在教学中多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幽默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 ,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证明幽默运用得好的教师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 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不善于幽默,具不具有幽默感,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已成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机智与良好的教学口语 的重要标志之 一.
生命之道在于一张一弛,教学之法也应有紧有松,而营建松驰的教学氛围的最佳调料莫过于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解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著名教育家斯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 、 语言寡 淡无味的老师。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下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幽默可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可激 发和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好"这种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兴趣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读中专时,一位老教师,给我们上课时,开场白就给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上课铃响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上讲台,一片齐刷 刷的声音问道:“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 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么问候呀?”同学们立刻省悟过来,齐声道:“师爷好——”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轻松了。教师的幽默,是其教学境界进入自由王国的表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并非为博轻浮一笑。而是源于对某一问题的熟练驾驭和深刻把握,常表现为讲课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妙趣横生。而那种照本宣科、刻板呆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讲课方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自然无威信。
二、 缩短师生心 理距离,融 洽师生感情。
人类 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幽默在人类社会中可以起到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安全 阀作用,它可以冰释误会,释解责难,和缓气氛,淡化矛盾,减轻焦躁。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能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教师 。”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 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 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它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 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奠 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幽默能激活人脑神经,是人脑处于兴奋状态便于吸收,储存信息。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讲解可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 生的思维使学生很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事物的底蕴,而铭心刻骨、终身难忘。从心理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他能唤醒学生沉睡中 的脑细胞,神经细胞活跃起来,注意相对集中,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学生通过想象,一幅清晰的社会缩影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从而引起更丰富的联想。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幽默使学生经常处于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消除了紧张的心理,减轻了心理压力,避免了疲劳或厌倦的情绪,十分有益身心健康。教师幽默风趣,开朗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笑对人生的个性,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豁达的态度去学习或工作。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幽默并不是人人可行的,他要求幽默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揣摩学生心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挖掘健康、积极的幽默素材,抓住恰当时机,讲求幽默方法,屏弃那种只一味的笑而疏虞学的错误的方式。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我们顺利完成教学起促进作用。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但要真正做到诙谐、幽默方式进行教学,我们自身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开朗的性格、豁达的心境、宽阔的心胸,才能适时施展自己的幽默、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