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讲“走进图形世界”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模拟为生产厂家设计一种肥皂包装纸箱,要求尽可能地节约地纸张,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包装纸箱表面积进行具体计算,作出判断选择.在学生完成后,还可以进行思维拓展.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硬纸板制作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应怎样设计?这样教学,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方法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的获得.
三、合作交流,强化探究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而未来社会也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在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交流,以学习小组(4~6人为宜)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达到探究学习的最佳效果.